浙江日新增感染破100万:抗疫优等生为何突然“不及格”?


浙江日新增感染破100万:抗疫优等生为何突然“不及格”?


文章图片


浙江日新增感染破100万:抗疫优等生为何突然“不及格”?


浙江单日新增阳性人员数量突破100万!
数字触目惊心 。
根据中国蓝新闻记者 , 从浙江第124场疫情发布会获悉 , 目前 , 浙江单日新增感染者已突破100万 。 如果算上没有参加检测的无症状感染者 , 实际数目要大得多!

在我印象中 , 浙江一直是抗疫的优等生 。 全面放开之前 , 浙江的单日新增感染者 , 经常是个位数 。
看到个位数 , 心中满满的都是安全感和自豪感 。
全面放开之后 , 为何从优等生突然变成了“不及格”?
01 不少人对“专家说法”存在误解放开后 , 我从身边人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 “这就像得个流行感冒一样 , 没什么大不了的!”
【浙江日新增感染破100万:抗疫优等生为何突然“不及格”?】还有 , “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会被传染 。 ”
由于这样的认知 , 带来至少两个误解 。
第一个误解 , “新冠病毒”已经没什么大不了 。
于是 , 就有人觉得 , 反正大家都要“阳” , 早晚都要“阳” , 伸头是一刀 , 缩头也是一刀 。 干脆 , 躺平!
这几天 , 我经常看到一些盲目自信的人 , 不戴口罩 , 嬉皮笑脸游走于大街小巷 。
真不知有啥好乐呵的?
殊不知 , 有没有防范意识 , 做不做个人防护 , 完全是两回事!
因为 , 每个人的抵抗力和身体基础体质真的不一样 。
感染同等数量的病毒 , 对有的人可以忽略不计;而对另外一个人 , 则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前些日子 , 曾经做过足球教练 , 37岁的中甲球员王若吉感染新冠去世 。 中青年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的概率很低 , 但不等于完全没有 。
麻痹大意只会使问题更严重!
第二个误解 , “新冠病毒”演变为目前的“德尔塔病毒” , 致死率很低 , 所以与我无关 。
持有这种想法 , 无异于害人害己 。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只要存有侥幸心理 , 就有可能增加病毒传染的风险 。 如果你身强体壮 , 觉得自己没事 , 但因为你的麻痹大意把病毒带回家 , 传染给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或者孩子 。
请问 , 这些老人和孩子被感染后 , 怎么办?造成损失 , 你能独善其身吗?

根据光明网报道 ,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对结婚48年的老夫妻 , 双双感染新冠病毒 。
美国人有钱 , 你是不是觉得应该没事?
遗憾的是 , 最终两人握着彼此的手 , 在4分钟内相继去世 。
他们的儿子谢恩在社交网络发文说:“我们被骗了 。 我父母的生命被新冠病毒夺走 , 然而不少人还把新冠疫情当成一个玩笑 , 甚至是一个骗局 。 我的父母都非常重视这次疫情 , 但他们还是从(不重视的人那)感染了病毒 , 并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病毒面前 , 任何人觉得“与我无关” , 都将是极其错误的想法 , 很可能带来个人不能承受的伤害 。
对群体来说轻如鸿毛的自然灾害 , 落到个人头上都极有可能是重如泰山的灭顶之灾!
02 部分医疗资源存在市场“滞后”大家最明显的一个感觉 , 是退烧药“布洛芬”一盒难求!
药店门口排长队 , 寒风中受冻一小时 , 也未必能等到想买的药物 。
为何会这样?
很多人觉得 , 既然全面放开 , 不应该已经做好准备了吗?
错!
很多准备 , 不是人为可以准备的 。
就拿“布洛芬”药物供应来说 , 造成“供不应求” , 至少有2个原因:
第一 , 真正生产“布洛芬”的药企不多 。
也许 ,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 , 中国那么大 , 地大物博 , 生产一款药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
你想得太简单了!
根据国家药监局官网数据可知 , 国产企业中 , 拿到布洛芬的注册批文数量达到558个 。
药物品种涵盖了布洛芬片、布洛芬软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颗粒等众多剂型 ,
涉及到的企业 , 包括了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集团国瑞药业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等 。
很多吗?
一点都不多!
为啥?
因为真正在生产药物的却少之又少 。 原因就在于 , 新冠疫情出现之前 , 其他疾病引发的发热症状并没有那么多 , 市场需求相应比较有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