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酒友选购白酒中容易跳入的误区


说说酒友选购白酒中容易跳入的误区


文章图片


说说酒友选购白酒中容易跳入的误区



最近许多主播推出了各价位该选什么酒的攻略 , 许多主播做的攻略没有问题 , 但我还是想提示大家:我们选酒的核心是以需来选 , 千万不要为了买酒而买酒 。 酒圈的酒友对白酒多少有了解 , 那种贴牌等乱七八糟的酒基本不会选 , 但许多酒友往往会掉入捡漏及大厂嫡系的误区 , 即自己便宜价格买了许多大厂嫡系酒 , 结果没有合适的用酒场合 。
说到这里 , 不少酒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些家宴或者聚会场合 , 自己开开心心用一些四五百元的二线品牌嫡系酒 , 结果喝酒的人觉得这酒度数高了 , 没有100多的低度酒好喝 。 记得有一次我拿一瓶1573参加家宴 , 结果家里那帮亲戚觉得这酒度数高了 , 口感辣了 , 没有42°的白云边12年好喝 。 听到长辈说这话 , 我脸都黑了 。
自那以后 , 我再也不拿好酒给他们喝了 , 我经常拿一些低度的原酒企送给我的酒给他们喝 , 只要这酒低度、柔口 , 管他是多便宜的酒 , 在我那些亲戚眼中就是能喝的好酒 。 当然 , 我拿这些酒还会跟他们一顿乱吹 , 反正这种小厂酒 , 他们也不知道这产品的价值 , 只要那酒下口舒服 , 我可以吹着比白云边20年都好喝 , 关键是他们喝着也挺开心 。
我说这一段其实是想告诉大家 , 对于不懂酒的人 , 然后又不想认真琢磨白酒的人 , 你就按他的喜好选酒就可以了 , 如果具备几块钱的酒产生几百块钱的效果 , 就选这种酒就可以了 。 对于那种不懂又不愿意学的人 , 你拿货真价实的好酒是没用的 。 在酒桌上你要占据话语主动权去吹 , 因为这可以让你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 其实从某一方面 , 你会发现 , 在这种场合 , 一些无名小厂酒比大厂嫡系酒要好使得多 。

“不要跟不懂又不想学的人讲道理” 。 这句话在任何领域都适用 , 在用酒场合 , 我们需要熟悉喝酒人对酒的理解 。 在接待场合 , 有点社会地位的人我习惯用大厂嫡系或品牌酱酒;在老百姓场合 , 我习惯用当地酒 。
有的时候 , 我甚至会用十几块钱一斤 , 糖化酶、酵母发酵的农家散酒(当然这酒我不会买 , 都是人家送的) , 因为喝酒的人觉得这是农家自酿的纯粮酒 , 瓶装酒都经过勾兑 , 里面都有一些对人不好的化学添加剂 。 对于这样认知的朋友 , 我一般都送他一桶散酒 , 人家接过这酒还开心得要死 , 非要跟我礼尚往来 , 散养的鸡、鸭、土鸡蛋往我车上送 , 我不接感觉对不起人家这个人情 。
【说说酒友选购白酒中容易跳入的误区】说了这一大段 , 其实就是客户认知对于我们用酒非常重要 。 酒圈的酒友多数是好心肠 , 多数场合用酒都很讲究 , 但人家能不能与我们的想法达成共鸣 , 这就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 对于认可你的白酒认知的人 ,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白酒 , 对于那种坚定自我认知的人 , 那么他觉得什么是好酒我拿什么酒就可以了 。
所以大厂嫡系不是在所有用酒场合都适用 , 不少场合用大厂嫡系酒反而很浪费 。 酒友们可能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一场饭局其实可以用一两百元的酒 , 结果自己用了三四百元的嫡系酒 , 但也没有起到更好的效果 。 其实基于这个问题 , 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有必要用三四百元的嫡系酒吗?
其实对于多数消费者 , 用酒遵循“511”规律 , 所谓511:即自喝五十元及以下的酒 , 一般宴席100-200元的酒 , 正规商务接待千元以上的酒 。 对于200元到800元价位的品牌酒 , 完全没有选择的必要 。
其实这种用酒规律 , 也折射了当前的白酒消费形态 。 即商务场合该用茅台、五粮液、1573 , 就得用这些酒 , 相比之下 , 三线的水井坊、舍得、酒鬼酒确实性价比更好一些 , 但在这种场合 , 用好酒是为了办事 , 如果因为性价比影响了办事的效果 , 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而这也解释了当前一二线高端嫡系酒卖得又贵又多 , 三四线嫡系虽然性价比好 , 但却走不动货的现象 。

对于一般的宴席 , 往往200元以内的酒就够了 , 有些经济发达的地方可能会用到300元的酒 。 而这也是许多地方品牌酒主力产品都是300元以内的原因 , 因为大众宴席就只消费这个价位的白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