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漂浮不定 , 漫无目的的找寻 ,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
似乎这就是成长蜕变的“外衣” , 只有经历过坎坷和震撼 , 大家才会重视人生 。
在三悦徘徊与追求快乐和寻找价值 , 这个重要的阶段她的大姨出现了 , 带来了一份工作 。
一听说是殡仪馆 , 三悦顿时来了兴趣 。 这要是让她开婚纱店的母亲知道 , 一定会劝她辞去工作 , 想到这里 , 她硬着头皮答应了 。
上班的第一天 , 三悦就被安排值夜班 , 对于她来讲是一种挑战 。
当时半夜去藏尸间存放尸体 , 结果遇到了一个活人 , 她直接晕了过去 。
这种阴森森的地方 , 一个女孩子遭受这样的打击 , 多数人都会选择离开 , 但是三悦并没有而是坚持了下来 。
因为弄错遗体标签 , 她被领导骂的狗血淋头 。
但是在死亡面前 , 她直面内心的恐惧 , 展开了对人生的“救赎” 。
中国人对死亡很避讳 , 甚至觉得殡仪馆非常的“不吉利” , 是一个路过都会倒霉的地方 。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修手机的小哥突发心梗 , 在顾客面前去世 。
白发人送黑发人 , 那一幕让每个人动容 , 也许面对“死” , 才可以明白“生”的意义 。
事实上 , 并没有人可以平静的面对这件事 , 三悦也不例外 。
从参加入殓的过程开始 , 她就表现出了各种的不适应 。 从某种角度来讲 , 三悦的行为 , 更像是习惯了避讳死亡的我们 。
有些事情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 只有真正去面对的时候 , 才明白殡葬行业的孤独 。
作为一个服务行业 , 殡仪馆的工作 , 在特殊时间很忙碌 。
可能上一秒还在吃饭 , 下一秒就触碰到了冰冷的尸体 , 这种心灵上的震撼 , 让每个人对这个职业发自内心的敬畏 。
除此之外 , 殡仪师工作的性质 , 还会遭到周围人的鄙夷 。
打车的时候 , 三悦只要说是殡仪馆 , 基本上没有人愿意承载她 。
就连开婚纱店的母亲 , 听到这份工作后也是各种责备和抱怨 , 似乎女儿做了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 。
这是很多人的误区 , 其实殡葬师(入殓师)的本职:就是让死者更为体面一些 。
我们都知道 , 寿终正寝必然好过 。 但谁也不知道意外会在什么时候到来 , 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 , 死者的容貌就会发生改变 。
而这份职业古代的时候就有了 , 但是并没有人正视过这个岗位的心酸 。
互联网中 , 经常有人调侃:“只要给的够多 , 死者就是跑了也能抗回来” 。
事实上 , 真正去面对“死亡” , 正常人都是三悦一样的反应 。 我很喜欢这部剧 , 因为它是释放了消失已久的悲鸣 。
面对重重的压力三悦没有退缩 , 坚定了这份选择 。
从一开始的“叛逆” , 再到后来的“敬畏” , 这个女孩过程中的成长 , 全面铺开了这份职业的艰辛 。
三悦的同事 , 情况也非常的不理想 。
周娅南常年找不到对象 , 梁格格兼职期间遭到其他行业的嫌弃 。
似乎殡葬行业 , 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 三悦在寻找人生的价值 , 围观者的我们 , 同样也在隔着屏幕 , 去打消心中的偏见 , 寻找人生的意义 。
这里面有很多死亡时刻 , 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 每一个单元都让人动情 。
三悦的上司在殡仪馆操劳了半辈子 , 按理来讲心态很平稳 。
但是确诊为癌症的时候 , 内心依然恐慌不已 , 说到底人人不愿意面对终点 。
反观生活中的我们 , 生容易活容易 , 生活组合在一起 , 很多年轻人感觉到了“丧” 。
面对这样的处境 , 应该怎么样活下去?《三悦有了新工作》中的三悦给出的答案是:“向死而生” 。
再经过诸多死者后 , 三悦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 精神上受到了洗礼 , 她决定认真的生活 。
但人人都没有这样的工作经历 , 活在当下的我们 , 应该怎么样鼓起勇气生活?
有心的人会发现 , 这部剧有一个全新的“三观”氛围 。
就是不用自己的标准 , 去衡量别人的生活 , “丧”不是一种错误 , 是生活诸多的压力 , 无处释放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
但并不代表“丧”没有活下去的权利 , 意识到这个问题 , 都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 。
开心也好 , 伤心也罢 , 我们要通过自身来调整自己 。
坦白来讲 , 有句话听起来非常的残忍 , 但却非常的有道理 。
推荐阅读
- 职场如战场,朱军二审仍被判无罪,赢了官司输了事业,哪一步错了
- 人类真的战胜不了新冠病毒吗?历史会给你答案!
- 为什么月薪过万的骑手慢慢都离职了!
- 为什么奥密克戎的传播能力突然这么强?4个重大改变让它与众不同
- 女大学生孕检被误诊艾滋病 治疗一年后疾控中心甩锅国产试剂
- “暴利”核酸检测亭的“心酸”!
- 免疫系统通过哪些机制对抗病毒
- 生物学家饶毅批评张文宏钟南山,反被扒出多重身份,粉丝直接倒戈
- 再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几率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