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人类第一位登月宇航员美国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有这么经典的一句话: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 , 人类文明的一大步 。
我想用这句话来解读这张图片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也是合适的 。 这张图片是2002年杨利伟首次执行太空任务 , 聂海胜和翟志刚为他送行而拍 。 这是他们三个人一次简单的饯别 , 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步 。
可以说航天事业是人类科技文明最巅峰的表现 。 中国从无到有一路走来有多艰难中国人自己知道 , 以美西方为首的世界航天科技强国不带我们玩 , 全世界对我们技术封锁 , 一切都靠自己 。所以 , 杨利伟代表的是中国航天人的水平——背后无数科技工作者的努力!而杨利伟这次执行太空任务 , 是拿身体和生命在践行 。 都知道航天有多危险 , 稍有不慎便灰飞烟灭 。 都知道杨利伟在太空中传来的一张图片 , 嘴角有一丝的血痕 , 也听过“太空中的敲门声” 。 那是宇航器外壳受压变形发出的声音 , 是死神在敲门 。
最后我们知道杨利伟平安但不代表无事 , 时至今日 , 他仍无法乘坐飞机 。而为杨利伟践行的另外两位就是我们的第二代航天人了 。
他日乘风归月时 , 还看大地如明月 。 加油 , 中国航天人 。
【杨利伟首次上太空时,聂海胜和翟志刚小聚为他壮行,真实的中国人】注:文中插图与内容无关 , 图片来自网络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
- 女科学家用她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要设限
- 新研究显示地球的内部核心可能富含氧气
- 每平米造价100万元,每天发电1000度,天宫“充电宝”究竟如何?
- 为何说冬眠的蛇“好欺负”,连老鼠都敢吃它?真相:事实并非如此
- 极超脑洞科幻(01-1):很久没死过的人1
- 21吨燃料1秒钟变气体,还要10倍超音速喷出来,人类真的能做到?
- 新型减震材料可以阻止超声速级别的撞击
- 鸟中混混喜鹊,能打能抗,惹事不怕事,为啥老鹰等猛禽不吃喜鹊?
- 太空采矿能被社会接受吗?你会支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