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建章立制 , 让肆意发声者有所敬畏了!
病毒会一直存在 。 好在三年下来 , 对于如何对付病毒 , 如何与病毒相处 , 我们已经有了很多经验 。 但是 , 各种各样的思维病毒 , 人性的病毒 , 可能会与我们长期“共存”下去 , 我们极有必要进行反思 , 并努力清除之 。 如何清除?能否清除?值得我们深思下吧 。
秋天那场大会的报告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 , 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 坚持底线思维 , 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 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
这段话 , 不仅是我们判断2023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世界走势的遵循 , 也是我们个人、家庭和组织谋划未来的最重要依循之一 。
决策层的这个判断 , 让我再次想起了刘慈欣一段精彩至极的话 , 请允许我再次引用:
在过去的三十年 , 人类社会处于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 一直在平稳的发展中 , 虽然地球上不断有局部的意外和波折 , 但并没有一个全球性的事件打断这种进程 。 这就给我们造成了一个幻觉:社会的发展将一直是这样直线型的、平滑的、可预测的 , 但全球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幻觉 。
纵观人类历史 , 世界性的重大意外事件其实是一个常态 , 它们在历史上不断出现 , 从黑死病到两次世界大战 , 历史的走向不断被这些意外所改变 , 有些意外事件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 与此相比 , 我们所经历的平稳发展而没有重大意外的这三十年 , 反而是一个例外 。 也正是在这三十年中 , 我们渐渐养成了对未来的一种直线思维方式 , 这是很危险的 。
刘慈欣所说的直线思维方式 ,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 , 包括一些智库和研究机构 。 他们针对目前新形势 , 开出的依然是老方子 。 他们没有意识到世界的逻辑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 。
不确定是唯一的永恒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很多人对所谓的新年展望和前瞻已经不感冒了 。 “展什么望 , 走一步算一步吧 。 ”各个机构的2023年展望和前瞻 , 也有同样的感觉 , 往年展望中那种确定感 , 对研判的自信感 , 弱了许多 , 相反 , 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小心翼翼感”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刻意和造作 。
似乎越来越多人 , 慢慢接受了在不确定中生存下去才是王道 。 毕竟 , 这三年来 , 我们深刻体会到 , 世界永远是随机的 , 你只能控制自己能控制的变量 , 即使是大概率事件也不能下重注 。
不确定是唯一的永恒 。 人不应该对自己的判断过于自信 , 否则会后悔 。 我们唯一能把握的 , 是自己能控制的变量 。
【2023,到底会怎样?】谨记 , 不要太自信 , 惟谦卑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