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到底会怎样?


2023,到底会怎样?


文章图片


2023,到底会怎样?


文章图片


2023,到底会怎样?



作者:夏斐君授权发送
文章分四个小点展开 , 前面三点是我2022年 , 准确来说是2022最后两个月非常深切的三个感受 , 第四部分是我对2023年大势的几点展望 。
一、多一些共识 , 少一些撕裂和对垒
历史学家、《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人类其实一直生活在‘后真相时代’: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被蒙蔽 ,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只相信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实 。 ”
其实 , 引起这种对垒和撕裂的 , 绝不仅仅是价值观 , 还有利益和屁股 。 是人群 , 就有左中右 , 利益不同 , 阶层不同 , 三年来的遭遇不同 , 立场和观点自然不同 。
此外 , 越来越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推荐 , 也加剧了这种撕裂 , 因为算法造就了越来越严重的“信息茧房” 。 在大数据和精准算法的加持下 , 每个人在言论方面都能享受帝王般的待遇 , 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如果喜欢听某种声音 , 喜欢接收某种信息 , 这类声音和信息就会源源不断地推送给你 , 通过各种渠道 , 无孔不入 。 久而久之 , 人就听不到不同的声音了 , 而且因为被算法推荐给惯坏了 , 偶尔听到不同声音 , 会觉得异常刺耳 , 难以接受 。
于是 , 持同类观点的人 , 越来越抱团 , 典型的就是各种网上社群 。 这样一群人抱团之后 , 彼此互相肯定 , 每个人都在不断强化自己原有的观点 , 获取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 。 长此以往 , 持不同观点的人 , 越来越无法沟通 , 而且互相攻击越来越厉害 。
同时 , 还有一些人靠制造撕裂吃饭 , 他们深谙传播技巧 , 掌握流量密码 , 有的玩迎合 , 有的玩误导 , 更有甚者玩左右互搏 ,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看到的两拨人互骂、或者两个自媒体账号互喷 , 其实是一家人 , 背后是同一个老板 。 自说自话没有流量 , 对骂互喷才有热度 。
由于以上种种 , 未来重建共识的难度 , 说实话 , 不小 。


二、少一些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鼓噪

三年来 ,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以来 , 好多人在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 。 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 , 无非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
鼓吹这一套的人 , 主张人要为自己负责 , 只有自己能救自己 , 不要做巨婴 , 人不应该被保护得太好 , 等等 。
平心而论 , 适度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能保持社会活力 , 激发个体竞争力 。 然而 , 实际上 , 我们缺乏社会达尔文主义吗?相反 , 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是太少了 , 而是太多了 。
即便如此 , 有些人还在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 。 目的无非是让个体更加原子化 , 让个体去组织化 。 个体原子化之后 , 谁最开心?不言而喻 。
我始终认为 , 在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里 , 任何人都不是安全的 , 无论强者还是弱者 , 都没有安全感 , 都没有长期打算 , 一切都是为了眼前的生存和利益 , 短期心理严重 , 无恒久之心 。
如何对冲“社会达尔文主义”?去掉“达尔文”三个字而已!就这么简单!


三、多一些实事求是 , 少一些信口开河

几千年前 , 《韩非子·五蠹》就警示过:不可任由“士民纵恣于内 , 言谈者为势于外 。 ”舆论场乱哄哄的现象 , 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 发声者必须为自己发出的声音、输出的观点负责任 。
重大事件、非常时期的信息发布 , 应该采用战时机制 , 由相关部门严格掌控和监管 。 一些大V和所谓专家 , 实际上并不具备对大众负责的能力和法律资格 。 他们的认知和判断一旦出现错误 , 代价是高昂的 。
非常时期 , 从来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 。 而且越是非常时期 , 越要完善各种发声机制 。 其中 , 最关键的一点 , 有影响力的人士 , 必须为自己发出的声音、输出的观点负责任 , 不能说了就结束了 。
古人说得好 , 穷则独善其身 , 达则兼济天下 。 能力越大 , 责任就越大;影响力越大 , 越要慎言 。 当然 , 现在是流量时代 , 流量为王 , 流量就是一切 。 当流量时代遇上人性的私欲 , 流量越加疯狂 , 私欲越发彰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