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将进入中国空间站,会有外国宇航员吗?】

文章图片

2022年已经悄然离去 , 但是发生的一切都被我们所铭记 , 尤其是中国航天 , 被世界所瞩目!作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大年 , 2022年中国完成了太多的突破 , 仅仅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发射了53次 , 并且保持着全胜的战绩 , 最为醒目的还是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已经完成 。
2022年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六次发射任务 , 开始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建设阶段 , 包括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 , 当然还有两次关键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 。
随着神舟十五号的顺利入轨对接 , 中国空间站短暂处在最大构型阶段 , 包括了“三舱三船” , 三舱组成T字构型 , 这是中国空间站进入正式运营到退役的标准构型 , 同时在天和核心舱的三个对接口上分别停靠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 。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行了太空会师 , 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生活工作5天左右的时间 , 这也将成为以后中国空间站乘组任务交接的标准模式 。
目前在中国空间站中执行任务的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三名航天员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 , 按照计划他们会在中国空间站待上六个月 , 2023年5月返回地球 。
神舟十五号飞船乘组任务艰巨 , 虽然中国空间站已经算是建设完成 , 但是还尚未彻底进入运营阶段 , 那么这个乘组就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 既要完善上中国空间站上的各实验设施 , 同时还要为空间站进入运营做准备 。
根据央媒的报道 , 2023年中国空间站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 按照计划首批国际合作项目载荷也将在2023年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实验 。
我们知道目前在400多公里的地球上空一共有两个空间站 , 一个是已经快要退役的国际空间站 , 目前有7名宇航员在执行任务 , 另外就是中国的空间站有三名航天员驻守 。 国际空间站虽然表面上是多个国家合作的太空平台 , 但实质上有着很强的排它性 , 当时中国航天想要加入被美拒绝 。
而中国空间站是完全自主设计建设的太空实验平台 , 但是中国一直秉持着合作开放共享理念 , 欢迎其他国家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的合作中 。
此前中国与联合国外空司、欧洲空间局等共同遴选出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 , 成为中国空间站的首批合作项目 , 目前空间科学应用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 相关的载荷将在2023年陆续进入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 。
既然是国际上的合作项目 , 那么未来中国空间站也一定会有外国宇航员造访 。 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提出申请 , 希望可以选拔宇航员参与到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中 , 对此中国航天相关部门也正在积极回应开展对接协调工作 , 未来一定会有外国宇航员登上中国空间站 。
但前提是外国宇航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过程 ,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要想进入中国空间站 , 宇航员连中文都看不懂 , 怎么可能更好的管理使用空间站 , 因此说学习中文是至关重要的 。 此前美国宇航员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 , 也必须要经过培训 , 俄语也是必备技能之一 。
针对中国空间站系统全部使用中文这一正常的事情 , 还曾在美版知乎Quora上引起讨论 , 起因便是一位美国网友提问:中国空间站只使用中文 , 是否说明该国非常自我封闭?使用“非通用语言”来摆脱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就是那么显而易见:中国的空间站不用中文用什么?未来中国空间站也欢迎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造访 , 但前提是得“识字” , 否则岂不是跟懵懂幼童一样吗?那还是不要上中国空间站了!
目前我国第四批航天员正在招募当中 , 而现有的三批航天员在役且具备飞行能力的就有34名之多 , 按照理论上的轮换过程 , 一年两次载人发射任务 , 6名航天员执行任务 , 那么全部轮换一遍还需要差不多六年的时间哪!因此说我们并没有求着外国宇航员必须上中国空间站 , 只是我们秉持着开放合作共享的态度 , 不反对罢了!
推荐阅读
- 麻雀的寿命有多少年?为什么人们很少见到麻雀的尸体?
- 马斯克连发3666颗星链卫星,宣称用于民用,为何屡闯我国空间站?
- 旧飞船从222.34亿千米外传回64KB数据,发现系外太空布满有害粒子
- 地球“空心论”是真的?越南有一个神秘洞穴,能“容纳”72亿人
- 俄罗斯空间站泄漏后,NASA 考虑使用 SpaceX 营救宇航员
- 俄联盟号飞船曾发生泄露,NASA被“吓懵圈”,紧急取消出舱活动
- 利用地形进行导航,NASA正在制造月球表面所用的离线地图系统
- 美俄3名宇航员还能回地球吗?俄迟迟不作决定,美国只是嘴上说接
- 云南对9个恐龙化石点启动抢救性发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