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衷文化产业、恨不得跟其他商人划清界限的戴老板来说 , 自己要做的是下一个时代的事 。 为此他不仅把公司改名为证大文化 , 还开始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四处撒钱 。
比如在移动互联网领域 , 他就给喜马拉雅FM送去了一笔关键的天使投资 。 虽然公司高管对此不以为然 , 但喜马拉雅FM仅用两年就做成了国内最大的音频平台 , 间接挽回了戴老板被透支的声誉 。
除了这些小打小闹之外 , 他真正看中的还是当年最受追捧的互金 。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玩意赚钱实在是太快了 。 小贷是借1000还1500、消费分期则把综合利率做到了50%以上 , 加上市面上又有相对成熟的“催收”服务 , 所以根本不担心投资打水漂 。
为此 , 金融出身的戴志康很早就开始了在小贷领域的布局 。
自2010年起 , 他相继创办了以银行助贷业务为主的深圳证大速贷小额贷款 , 扶植农村经济的海门证大农村小额贷款 , 并创办了上海证大财富和北京捷越联合 。
在看似收益更高P2P金融领域 , 证大更加激进 , 不仅几年就把规模做到几百亿、还在全国建立了500多个分支机构和网点 , 最夸张的时候拥有员工上万人 , 位列行业前三甲 。
有了规模 , 赚钱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
截至到2018年7月 , 证大金服累计服务了近49万名借款客户 , 累计借款总额达320亿元;其“拳头产品”捞财宝2018年营收2.6亿 , 当年净利1163万 , 已连续三年盈利 。
似乎这一次 , 戴老板又赌对了?
虽然看起来很顺利 , 但戴老板的生意还是绕不过三个字——“持续性” 。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对这个行业来说 , 想要活下去就得不断向投资人支付承诺的高额收益 。 可问题是他们既没有持续造血的能力 , 也没有得天独厚的给力渠道 , 唯一能做的就是投资 。
投房地产吧 , 房企也要赚钱吃饭呢;投互联网吧 , 独角兽还没来得及上市呢 。 逼得实在没办法了 , 他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不断用新投资人的本金去填旧投资人的窟窿 。
就这么拆着拆着 , 终于还是拆不动了 。
2019年8月12日 , 证大宣布旗下金融平台“证大财富微金融”即日起将暂停所有贷款新增业务、全体裁员 。 证大旗下另一家网贷平台——捞财宝也被银行单方面切断存管接口 , 被迫停业、清盘 。
尽管在停业当天 , 戴志康曾信誓旦旦地表示:
但对嗅觉灵敏的人来说 , 这话已经没啥可信度了 。
公司将不甩锅、不跑路、不失联 , 把工作重心放在债权资产的还款管理、催收上 , 并考虑对那些最后因为借款人逾期比较严重导致收到回款较少的出借人进行一定的补偿 。
一直以来 , 戴志康和他的证大系都以激进的“高杠杆”著称 。 这风格在行业上升期的时候很讨喜 , 很容易赢者通吃;可一旦赶上了行业下行、再碰上挤兑 , 基本上都逃不过血本无归的下场 。
果不其然 , 就在投资人期待有人能现身救场的时候 , 戴老板直接跑去自首了 。
2019年8月29日 , “证大公司”法定代表人戴志康、总经理戴卫新等人向警方投案自首 , 并称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设立资金池、挪用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 , 且已无法兑付 。
后面的事情我们也知道了 , 这个曾名扬上海滩的大佬被判了19年 。
【“92派”的上海滩大佬,卷走596亿、被判了19年】有的人认为 , 假如从一开始他就只干住宅、今天肯定能做成个千亿规模的大房企 。 可就算这样 , 喜欢穿对襟褂子和布鞋的戴老板能扛过三道红线 , 顺利熬到2023年的春天么?
推荐阅读
- 韩足晚报(2023.1.3)——金玟哉效应!那不勒斯签约韩国赞助商
- 西双版纳|绍兴有个网红村,相望穿岩十九峰
- 丈夫熬出一锅“粪便鸡汤”,妻子很是感动
- 上海一男子无法生育,同意妻子与他人生孩子,事后矛盾频发闹离婚
- 云南|盘点中国最长的十条国道
- 爱俪园梦影录|李亚鹏:没亏多少钱,前几年花一个亿北京买的地,现在翻好几十倍
- 国内首家“安乐死”医院,病人不再接受治疗,让生命有尊严的消逝
- 上海某地,2000元就可以插队提前进行殡葬服务!现在是怎么了?
- 央企华润置地,一把出手12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