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派”的上海滩大佬,卷走596亿、被判了19年


“92派”的上海滩大佬,卷走596亿、被判了19年


文章图片


“92派”的上海滩大佬,卷走596亿、被判了19年


文章图片


“92派”的上海滩大佬,卷走596亿、被判了19年


文章图片


“92派”的上海滩大佬,卷走596亿、被判了19年


文章图片



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

又一个上海滩大佬 , 凉了 。
12月30日 , 被羁押3年多后 , 戴志康被上海一中院一审宣判:

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 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九年 , 并处罚金2550万元 。
他都干了啥呢?简单来说 , 就是借了钱之后不还钱 。
按照有关方面的审计 , 从2011年11月到2019年8月 , “证大系”企业累计向35万余名出借人销售理财产品共计596.66亿余元 , 至案发造成2.65万余名出借人未兑付本金共计75.21亿余元 。

虽说晚景有点凄凉 , 但曾经的戴老板却是国内金融圈叱咤风云的一号人物 。
戴志康1964年出生于江苏海门 , 本科是人大的国际金融、研究生则是人民银行总行的研究生部 , 在那个高考刚恢复不到十年、全国没多少本科生的年代 , 这算是精英中的精英了 。
出身好 , 履历自然也相当精彩 。
  • 早在1987年 , 戴志康就进了中信银行总行 , 担任行长办公室秘书;
  • 1988年担任德国德累斯顿银行北京代表处中方代表;
  • 1990担任海南证券公司部门经理;
  • 1992年 , 更是在中国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富岛基金公司 , 出任总经理 。
他们这代人生的早、背景好 , 暴富的机会自然也多 。
比如在聊到让自己赚到第一桶金的“327国债事件”时 , 戴志康就毫不讳言:“那时候管金生做空头 , 我们做多头 , 管金生一家输了几十个亿、培养了估计几百个几千个百万富翁 。 ”
除此之外 , 他还借着股市低迷的机会猛加杠杆、亲身参与了一大批热门股的炒作 。 等到2001年从市场抽身时 , 戴志康的证大已成长为一家净资产高达2.5亿的专业理财公司 。

不炒股了干嘛呢?当然是做房地产啊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开发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杭州的湖畔花园 。 而就在这个地方 , 马云和另外17个人一起创立了阿里巴巴 。
2004年 , 戴志康已经凭借17亿的身价杀进了胡润百富榜 , 位列第57名 。 等到了2007年 , 戴志康的排名稍微掉了一点 , 位列第65位 , 但身价已经飙涨到了100亿 。
可就是这么一个背着“92派”企业家、私募大佬、地产大亨、投资大佬等等标签、被称为是中国资本市场明星级、大师级的人物 , 却先后在命运的赌桌上赌错了两次 。
不知道是不是嫌住宅项目太过“粗鄙” , 戴老板很快又盯上了文化地产 。 为此他先在浦东搞了个大拇指广场 , 紧接着又请日本大师设计了喜马拉雅中心 , 哪怕要花三十亿资金建十年也在所不惜 。
只要好评不要钱?这实在是太“理想化”了 。
那时的戴老板喜欢穿中式对襟褂子和布鞋、热衷搞美术馆和文化收藏 , 可偏偏就是不肯沾太多“铜臭” ,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备受艺术界好评的文化地产项目却不能给他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回报 。

喜马拉雅中心很快被证明是个失败的项目 , 成了公司的财务黑洞 , 为了挽回在这个项目 , 戴老板选择孤注一掷 , 用92.2亿的价格拿下了外滩地王 , 打算搞一个规模空前的集合项目 。
听起来很美好是吧?
可当时的证大账上只有5个亿资金、存款+净资产总额也不过才30亿元 , 加上地产调控又如期而至 , 已经不堪重负的戴志康最终被每天数百万的滞纳金压垮 。
2015年1月证大发布公告 , 集团董事长戴志康将其和女儿手中持有的上海证大股份低价转让 , 随后上海证大又亏本甩卖了南非约翰内斯堡沐德坊的物业 , 正式宣告了戴志康地产梦的破灭 。
用他自己话来说就是:“这个行业太拥挤了 , 不需要这么多公司 。 ”

2015年后 , 戴志康给证大重新梳理了三大产业方向:互联网金融、文化和大健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