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个探月卫星,发射5天后宣布失踪:到底发生了什么?


日本首个探月卫星,发射5天后宣布失踪: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日本首个探月卫星,发射5天后宣布失踪: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日本首个探月卫星,发射5天后宣布失踪: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日本首个探月卫星,发射5天后宣布失踪: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章图片

日本的登月计划失败了 , 在折腾了5天后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宣布他们的首颗登月卫星失去联系 , 正式放弃本次登月计划 。
【日本“好客”号登月卫星】
自从跟随美国的SLS Block1火箭升空后 , 日本的这颗登月卫星就一直不太正常 , 主要是信号不好 。 通信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 也导致卫星无法调整姿态 , 太阳能帆板充不上电 , 卫星上的设备自然也无法激活 。
事故的原因说来也奇葩 , 日本的登月卫星早早的安装上了SLS火箭 , 结果NASA多次推迟火箭发射 , 从8月份拖到了11月份 。 在等待火箭起飞的过程中 , 登月卫星耗光了星载锂电池的电量 , 就这么糊里糊涂的上天了 。 在与火箭分离后 , 电量太低的卫星直接进入关机失联状态 , 更别提打开太阳能电池板充电了 , 地面的一切操作全都失效 。
【“好客”号登陆月球想象图】
卫星失联是重大失误 , 但原因却如此离谱 , 在近三个月的火箭发射等待期内 , 星载电池的消耗难道就没有考虑吗?
答案是 , 考虑了 , 但又没完全考虑 。
“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中 , 最重要的载荷是“猎户座”飞船 , 另外还要携带10颗立方星 。 立方星来自多个国家和组织 , 包括欧洲航天局 (ESA)、意大利航天局 (ASI) 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等 ,
这些“小家伙”将执行不同的探测任务 , 其中JAXA有两颗立方星 , 除了月球登陆卫星外 , 还有一颗负责对地球的等离子体层进行成像 。
【立方星安装位置很高】
这些立方星被安装在上面级的中间位置 , 就在“猎户座”飞船的下方 。 在火箭进入垂直总装阶段时 , 这些立方星就已经安装到位 , 它们必须跟着火箭一起等待发射时机的到来 , 结果一等就是三个月 。
NASA的技术人员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 所以他们在9月底飓风“伊恩”登陆期间 , 为这10颗立方星中的4颗进行了充电 , 当时SLS火箭在总装大楼内躲避飓风 , 因此具备这样的操作条件 。 飓风过后 , SLS火箭再次被推到发射架上 , 此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再也没动过 , 更谈不上去给立方星充电 。
11月14日的发射前发布会上 , NASA还有自信 , 声称只有1颗立方星电量较低 , “可能”会影响执行任务 , 其他9颗都没问题 。 结果16日发射后 , 10颗星只有6颗被激活 , 有4颗至今仍然失联 , 其中就包括日本的月球登陆卫星 。
【日本首个探月卫星,发射5天后宣布失踪:到底发生了什么?】【立方星安装环节】
日本的这颗登月卫星实际上是个微型月球探测器 , 叫做OMOTENASHI , 在日语中的意思是“待客之道” , 引申为“好客” 。 这个名字承载了JAXA对首次登陆月球的美好期待 , 希望“月球”能多多关照 , 结果探测器还没进入月球轨道就失联了 。
“好客”号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小的月球探测器 , 尺寸只有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 体积比篮球鞋的鞋盒大不了多少 , 全重也仅有12.6公斤是典型的立方体卫星 。 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个探测器 , 日本的研究人员却给它安排了一个复杂的登月任务 。
【组装中的“好客”号】
与SLS火箭分离后 , “好客”号先要依靠自带的一块锂电池完成激活 , 然后开始调整姿态 , 打开折叠的太阳能帆板 , 并且朝向太阳 , 从而完成充电 , 保证星载设备的正常工作 。 接下来 , “好客”号会利用搭载的空气压缩推进器修正 , 从而进入月球轨道 。
在做好登陆准备后 , “好奇”号要进入自旋状态来稳定姿态 , 同时改变朝向 , 向月球表面释放着陆器 , 探测器则会留在月球轨道 , 搜集月球表面的辐射环境数据 。
“好客”号的体积很小 , 着陆器更是只有7公斤 , 自然装不下减速伞 , 所以整个降落过程中主要依靠一台小型固体火箭减速 。 减速火箭大概工作15-20秒 , 然后被抛离 , 此时着陆器的速度降低至180公里每小时 , 高度为100米左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