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二 )


在农作物的培育上 , 让作物变的更健康的直接方法 , 就是杂交 , 改善原来孱弱的基因 , 让它们自我救赎 。 鉴于颤杨林是无性繁殖 , 可以使用嫁接技术 。 总之 , 无论什么方法都得一试 。

现在 , 犹他州政府已经禁止了颤杨林附近的打猎活动 , 还用栅栏把颤杨林围了起来 , 防止鹿、马、牛等吃草动物吃掉新长出的嫩植株 。 这些手段有一定的效果 , 树林里长出了新的小树 。
如此大面积的颤杨林早就在犹他州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生态系统 , 很多植物和动物依靠颤杨林生存 。 要是任它们被伤害下去 , 生态系统肯定会遭受严重损害 。
不要以为颤杨林没了 , 可以种植其他的树木代替 , 要知道颤杨林在这里生活了八万年 , 与周围的环境是一体的 。 颤杨林要是受到了影响 , 其他物种和环境的发展都会受到制约 。 若是不早点引起重视 , 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意料之外的危险 。

有人还想过改变颤杨林的繁殖方式 , 让它从无性繁殖变为有性繁殖 , 后代的健康度就提上去了 。
但是新的疑问也随之出来了 , 颤杨林之所以八万年没有改变过无性繁殖的方式 , 证明它们在这么多年的进化中还是认为无性繁殖是最适合的 。
如果人类刻意去改变 , 会不会对颤杨林造成什么危害?
毕竟 , 人类的科技很先进 , 但大自然的所有生物都需要人们尊重 , 不是每个生物都能承受人工干预的后果 。 因此 , 保护颤杨林 , 还得想其他的办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