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文章图片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文章图片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文章图片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文章图片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


说起世界上最大生物 , 大概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海洋一霸蓝鲸 。
蓝鲸体长30米左右 , 体重100多吨 , 确实称得上巨大的生物 , 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却不是蓝鲸 , 也不是动物 , 而是一片颤杨林 。
这片颤杨林在地球上已经活了八万多年的时间 , 占地约42.5万平方米 , 整体重量超过6600吨 , 然而这么一片庞然大物 , 如今却正在慢慢被吃掉 。

颤杨林又叫潘多树 , 生活在美国犹他州 , 说它是一片树林其实是不正确的 。
因为这一片颤杨林都是由一棵小树苗发展起来的 , 它们根茎相连 , 无性繁殖 , 基因相同 , 每一棵树都是在复制上一棵树 , 所以科学家才把这一片树林称为一种生物 。
这种无性繁殖是很古老的生命延续方式 , 所以颤杨林是现存的、名副其实的古树 。 无性繁殖有一定的优势 , 那就是可以稳定地延续自己的生命 , 不受客观条件制约 。

【重量超6600吨,存活了8万多年,世界上“最大生物”在被慢慢吃掉】当这个世界刚开始出现生命时 , 无性繁殖促进了生命的发展 , 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
这些颤杨林共有47000多棵 , 当风从它们树梢吹过时 , 颤杨林们一起摇摆 , 发出很大的沙沙声 。 因此 , 人们又给它起了个威猛的名字 , 叫颤抖的巨人 。
无性繁殖的古树抵抗伤害能力差可是巨人也怕微小的生物伤害 , 专家发现 , 颤杨林的抗虫害能力在不断下降 , 现在已经成了昆虫的美食 。 要是再这么被无休止的啃食下去 , 颤杨林早晚会消失 。

专家称 , 这是无性繁殖的弱点 , 因为基因相同 , 无法像有性繁殖的植物一样 , 通过每一代的基因变化 , 让自己强大起来 。 就是说 , 大自然在变化 , 其他生物种族在不断进化 , 唯有颤杨林还是老样子 。
除了昆虫啃食的问题 , 土壤中的细菌也在不断进化 , 有些细菌会影响植物健康 , 从根源上就伤害了颤杨林 , 而颤杨林根茎相连 , 一棵树生病 , 一定会传染给其他的树 。

颤杨林经历了冰河时期 , 在极寒天气下 , 生物大灭绝的危险中活了下来 , 是生命力非常顽强的植物 。 它见证了地球生物的重新诞生 , 人类文明的兴起 , 到了现在 , 却没抵挡住昆虫的啃食 。
犹他州本来是个植被茂盛的地方 , 生态环境好 , 无数的动物在这里安家 。 可由于人类乱砍乱伐森林 , 这里的气候逐渐发生变化 , 缺少植被 , 动物的口粮也在逐渐减少 。

缺乏食物的动物便开始啃树皮 , 颤杨林树干细 , 长的也不算高大 , 动物们啃到颤杨林发现口感还行 , 便一窝蜂似地来拿颤杨林当食物 。
啃食树木的动物和昆虫都很聪明 , 专挑嫩叶下手 , 还没长成大树的颤杨林就遭了殃 。
这些食草类动物不是没有天敌 , 而是它们的天敌也因偷猎者的滥杀行为数量越来越少 , 成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局面 。

眼看着颤杨林受动物的不停啃食 , 细菌感染又让它们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 树皮溃烂 , 树叶出现斑点和空洞 。
人工干预保护颤杨林为了保护颤杨林 , 人们在林中喷洒杀虫药 , 希望赶走啃食树叶的昆虫 。 可是这些昆虫也在杀虫药中逐渐进化 , 耐药能力愈发强大 , 一般的杀虫药根本杀不死它们 。 而昆虫进化后 , 对颤杨林的伤害就更大了 。
目前的颤杨林 , 已经有很多树出现树干空洞的问题 , 风雨大一些 , 直接就能把这些空心树吹断、吹倒 。

人们又想出人工培植的方法来让颤杨林延续下去 , 可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 因为颤杨林的基因问题 。 八万年的时间 , 颤杨林的基因一直保持这个状态 , 出现病害 , 也是基因太弱导致 , 跟培植方式没有关系 。
就算人工种植成功 , 昆虫依然会认准颤杨林当食物 , 土壤里的细菌从前能感染它们 , 让其生病 , 人工种植后 , 颤杨林还是不能抵御这些疾病的侵害 。 人工种植一万亩 , 这一万亩也不过是重蹈覆辙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