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文章图片


关键时刻——摩行意外发生时的自救举措

俗语“上路三分险” , 其实很有道理的 , 尤其是在摩旅的路上 , 复杂多变的路况中藏着太多“猝不及防” , 谁都不敢保证能一路平安 。 每次摩旅 , 我在出发前都要先做坏的打算 , 在旅途中再往好的方向努力 。 尽管如此 , 在近20年的正式摩旅(不算早期的周边转悠)中 , 仍是两次骨折、许多次摔车轻伤 , 还有许多回侥幸逃离险境 。





如何避免意外的发生 , 很多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诠释 , 什么“一慢二看三通过”啦“预见性”啦 , 相信已经有很多摩旅的车友从中受益 。 本期专题 , 咱不讲“主动”安全 , 讲一讲“被动”安全——面临险境的处置方法和事故发生后的自救措施 , 用本人在摩旅途中的各种摔和各种伤来为车友们做一回“反面教员” 。 如果我摔出来的这点经验能为你的旅途增加一些“平坦” , 我会非常高兴……






险从何来
不同的路况、不同的行驶状态 , 甚至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驾驶习惯 , 都能导致形形色色的风险 。 譬如盘山公路 , 最容易在能见度差的弯道中出事 , 往往是迎面相撞伤害严重的大车祸;平原地带的大路上 , 事故多发生在村头巷尾或较隐蔽的路口上 , 多为车与车或车与人(动物)之间的冲撞;城区街道上更是稍有不慎就要刮擦(出租车、电动车等) , 但闹市区速度很难快起来 , 不容易出现危及生命的事故 , 不过 , 摩旅中路过的城镇路况复杂又不熟悉 , 如果不能保持谨慎且控制车速 , 出事故的几率是非常大的 。





我曾在盘山公路上出过事 。 2008年秋天 , 去河南西部的伏牛山里溜达 , 在穿过三门峡南部的甘山景区去卢氏县的弯道上 , 被一辆占道对向行驶的旅游私家车挤到了路边的排水沟里 。 当时 , 幸亏反应快些 , 在进沟的一刹那把双腿抬了起来 , 才没被那狭窄的水泥深沟挤伤;更幸运的是幸亏有这道深沟 , 否则就连人带车冲进十几米深的山崖了……其实我是故意进沟的 , 如果没有这道沟 , 我可能会被这辆车撞下山崖 , 但如果没有这道沟 , 我仍会冒着被撞下去的风险 , 在紧急制动中与这辆低矮的老款奥拓小车相撞并尝试人车分离后滚过车身 。 狭窄的山间急弯上 , 车速都不会快(想快也快不了) , 在躲无可躲、没有退路的前提下 , 那就别躲 , 宁愿硬着头皮撞上去也别往悬崖边闪——你闪下去没了命 , 违章的车跑了;在车速都不快的前提下(相撞前双方肯定还要下意识地采取制动)撞上去 , 活下去的希望会更大些 , 事后处理事故也不能便宜违章的一方 。





别以为我以上都是信口开河 , 我还真的就选择过主动撞车 , 撞得还不轻 。 那是2005年的夏天 , 带安徽蚌埠的老友曲胜利去一个俱乐部玩 , 我骑铃木TU250X在前面 , 他骑本田“夜莺”750在后面 。 在一个有红路灯的十字路口 , 我们规规矩矩等信号 , 绿灯亮时正常通行 。 就在我以50km/h左右的速度驶过路口 , 在马路左边靠近双黄线一侧的行车道上正常行驶时 , 右前方的十余米处的花坛缺口处突然钻出一辆产自西北某地有个土洋结合名字的微型两厢轿车 , 看样子想往对面的车道去 。 此时 , 如果我往左侧打把或许能躲过去 , 但左侧就是车水马龙的对向车道 , 拐过去就会与来车迎头相撞 , 制动更是来不及 , 只能一头撞上去了 。 这一撞 , 汽车的车门瘪了 , 我飞过引擎盖甩在地上 , 昏迷了数分钟才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