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害30万婴儿的“三鹿奶粉”董事长田文华,5年3次减刑,或将出狱( 二 )



又过了四年时间 , 她一举成为了厂里的一把手 。 一个没有丝毫背景的人 , 在41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大厂里的厂长 , 足以见得田文华的能力突出 。
田文华是一个极具商业头脑的人 , 自从她接手了奶粉厂之后 , 厂子里的销量日益增多 。 后来她还把工厂改革为了三鹿集团 , 而她则是三鹿集团的董事长 。

三鹿集团主打的三鹿奶粉 , 由于价格便宜 , 性价比高 ,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还连续多年时间占据奶粉销量第一 , 三鹿奶粉在当时的奶粉界可谓是领头羊一样的存在 。
而身为董事长田文华也靠着三鹿奶粉 , 赚得盆满钵满 。

为了利益 , 在奶粉中添加禁用的三聚氰胺
当时民间都称赞三鹿集团是良心企业 , 因为在当时那个比较贫穷的年代 , 许多家庭都买不起稍微好一点的奶粉 。 但三鹿奶粉的出现却打破了这样的局面 , 让许多贫穷家庭的孩子有奶粉可以喝 。
可这些无辜的百姓们不知道的是 , 他们满心欢喜买回家的奶粉 , 很有可能会害了孩子的一辈子 。

其实刚开始田文华的确是一心一意的做产品 , 可无奈的是人心总是会变的 , 任何东西在极致的利益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
原来三鹿奶粉为了节省成本 , 赚取更多的利益 , 在那些奶粉里添加了三聚氰胺 。

三聚氰胺是什么东西呢 , 它是一种化学物品 。 白色 , 基本上没有什么味道 。 但是它对人的身体是非常有害的 , 是不能当成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食品当中的 。
虽然那时国家已经禁止各大食品加工厂使用这个东西 , 但是并没有把它列入法律之中 , 所以一些商家就打算利用法律的漏洞 , 来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 而被利欲熏心的田文华也是如此 。

由于三聚氰胺添加在食品中并不容易被察觉 , 所以在三鹿奶粉检测的环节过程中 , 就让它顺利地逃了过去 。 然后这些毒奶粉就此流入了市场 , 伤害了无数个婴幼儿 。
本来三聚氰胺就是对身体十分有害的化学物品 , 成年人都禁止使用 , 更别说是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了 。

不少原本健康的孩子因为喝了三鹿奶粉 , 导致他们变成了大头娃娃 。 虽说三鹿奶粉事件是在2008年才彻底爆发的 , 但是真正追究起来 , 其实在2004年的时候 , 三鹿奶粉对孩子的危害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
当时在安徽阜阳的一家医院就曾接诊了大头娃娃的患者 , 而且据当时的调查结果显示 , 有45家奶粉工厂生产的奶粉质量都不达标 , 而三路奶粉也是其中一家 。

不过这件事情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波澜 , 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 , 三鹿高层立马对这个事件召开了发布会 , 并且把自身奶粉出现问题的责任 , 归咎于当地检测中心的失误 。
就这样 , 原本早就可以揭穿毒奶粉真面目的机会因此错失了 。

真相浮出水面
不过他们躲得了一时 , 躲不了一世 。 2008年的时候 , 三鹿奶粉终于迎来了末日 , 而三鹿奶粉所有涉事人员也等来了应有的报应 。
肾结石这个东西一般只会在成年人的身上出现 , 但是在2008年6月28日的时候 , 甘肃的一家医院却突然接诊了十几位患有肾结石的婴儿 。

虽然说肾结石极少会出现在婴儿身上 , 但是偶尔也有一例也算正常 , 但一下子突然出现十几例 , 正常人都能看出来这里面绝对大有文章 。
经过接诊的医生张主任询问发现 , 这些患有肾结石的婴儿都长期喝过三鹿奶粉 。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于是相关部门立刻展开了对三鹿奶粉的调查 。

其实在2007年的时候 , 三鹿集团高层就已经通过一些风吹草动嗅到了一丝危机 。 他们那时本想立刻召回市场上的所有奶粉 , 然后进行整改 , 企图能逃过一劫 。
可是那些代理商并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把奶粉送回去 , 因为当时三鹿奶粉的销量还是非常火爆 , 他们并不愿意错失这个赚钱的机会 。

也正是他们没有把这些毒奶粉退回去 , 才使得有关部门可以顺利地调查 , 真相终于大白 。
当三路奶粉的真实面目被拆穿之后 , 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恐慌 , 因为当时中国大部分幼儿所喝的奶粉都是三鹿集团名下的 。

据调查结果显示 , 受害者总共有30多万名婴儿 。 幸运的是 , 一些摄入三鹿奶粉量不算多的孩子 , 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碍 。
但不幸的是 , 还有许多长期喝三鹿奶粉的幼儿 , 身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头娃娃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