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殿|【逛古城-说文庙 ①】文庙月又明( 二 )



大成门两侧 , 左边建有“名宦祠” , 用来祭祀在武义任职的勤政爱民、德业彰著的官员 。
名宦祠内展示的人物来源为清末科举结束之前 , 清嘉庆《武义县志》里记载的二十五位名宦;
右边建有“乡贤祠” , 用来祭祀地方有才德声望的贤能者 , 人物来源同样也出自清嘉庆《武义县志》中记载的乡贤十九人 。
这些有名有姓的真实历史人物 , 以其对古邑发达昌盛做出的杰出贡献 , 久久受到百姓的爱戴和颂扬 。

走进大成门后 , 便见文庙主建筑“大成殿” , 前有一大片开阔空间 。 两侧有长廊式的建筑 , 分别是东西廊庑 。 大殿前栽种着已有几百年树龄的罗汉松和茶花树 , 虽值隆冬时节 , 依然苍翠蓊郁 , 生机盎然 。
这东、西廊庑里面 , 过去是供奉先贤先哲及儒家学派著名人物的地方 , 官服加身的官员和一领蓝衫的秀才、举人们在每年春、秋两季的第一个丁日参加祭孔大典前 , 也必到此行礼膜拜 。
我走近了庄严肃穆的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 , 这座重檐歇山顶式的建筑 , 重檐八角以飞檐出檐 , 凌空高昂起翘 , 殿宇顶端左右两侧 , 两只威风凛凛的龙鳌引颈互望 , 守护着这座神圣的殿堂 。 建筑底部用大块雕花石板围出双层护栏 , 宽绰的石阶通往殿门 。 十几根大红圆柱把它稳稳托举 , 无榫式梁阁斗拱精巧而不失厚重 , 大有皇家宫殿之豪华气派 。
大成殿的“大成”二字 , 出自《孔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者” 。 这是比孔子晚出生179年 , 同是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对先师“仁政”思想的肯定和传承 , 后人谓之“孔孟之道” 。
大成殿里 , 筑有左中右三个莲花石台 。 中间更高更宽的石台上 , 安放着一尊用楠木雕成的二米多高的孔子坐姿塑像 。 孔圣人白发苍髯、双手抱卷、慈祥端重 , 我向他深深鞠了一躬 , 以表心中敬仰之情 。 两侧的莲花石台稍低二十几公分 , 上面分别肃立配祀孔子的四位儒门圣贤 , 被称为“四配”的人物为颜回、孔伋、曾参、孟轲 。 殿内两侧墙上悬挂着四配以外的“十二哲人” , 他们亦是历朝累代儒家思想继承和传播中的最优秀人物 。
从大成殿出来再往前行 , 又有两座高度和面积都逊于大成殿的建筑在等待着我 , 那就是“明伦堂”和“尊经阁” 。
明伦堂前植有红果冬青、状元茶花 , 尊经阁周边植有百果树和许多花卉 , 幽静而又精雅 。 这里我还想向读者简单普及一下这堂这阁的意义 。
明伦堂所谓明伦堂其实是一个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教育品牌 , 是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影响的社会精英讲学论道的场所 。
尊经阁而尊经阁则因珍藏孔孟典籍及其它经书而得名 , 它是文庙里的藏书楼、图书馆 , 供学宫生员博览经籍和阅读研求 。
(三)游毕文庙 , 倪工领我走进了“孔园” 。 孔园作为孔庙的配套园林 , 相对于外面城市的喧哗 , 此处很是静谧优雅 。
园里亭台毗邻 , 假山、莲池旖旎袖珍 , 透着江南园林别致秀奇的风情 。 倪工是孔园重建施工现场的负责人 , 对园中的每一棵树木花草和每一块石头都了如指掌 , 介绍起来如数家珍:园里种下的观赏树木就不下十几种 , 有黑松、榉树、红梅、腊梅、早樱、晚樱、红豆杉、紫薇……四季见常绿 , 四季见时花 。

孔园里的假山和人工湖莲池 , 是我驻足欣赏时间最长的景观 。 见我专注的眼神 , 他指着池边的几处十分象形的池边石诙谐地问我:你看它们像什么?我以半是猜揣的口吻答道:喏 , 这块像龟 , 那块像犬 , 那块像…… 。 待我答完 , 他朗声大笑道:你还是有些眼力的 , 这些景观点都已赐名 , 朝东的假山取名“风光无限在险峰”;朝南的植有老松和紫薇树石土相间的取名“朝南拱北不相逢” 。 那几处池边石也有妙趣横生的好听名字 , “金龟回首问君安”“玉兔缠绵情意长”“神鼋觅水到此处” , 我听罢击掌称绝 。
出孔园 , 我们来到一座碧瓦朱檐、突兀耸立的双层楼阁下面 。 抬头望去 , 门洞上方“文昌阁”三个苏体大字笔力遒劲稳重 。

文昌阁也称文昌庙 , 全国许多地方也称魁星楼、魁星阁 , 里面供奉着“文昌帝君”“文曲星”和“魁星”三位尊神 。 古人认为文昌帝君是掌管天下读书人的考试命运、仕子功名利禄的神祇 , 而文曲星和魁星是文昌帝君两名助手 。
文昌阁作为文庙的连体建筑 , 盖因为文昌帝君是儒教和道教共同信奉的神灵 。 它的分布范围我想应该和文庙差不多吧?它寄托着古代读书人祈求自己和地方文运亨通的美好愿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