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钱骗局:2018年一男子存4840万却被银行经理转走,银行:我无责( 三 )


最后 , 仅仅只有梁经理及其同伙被判刑罚款 , 银行毫发无伤!
更糟糕的是 , 因为事情闹得太大 , 任先生当初借钱的亲戚们都知道了这件事 , 现在纷纷找上门来要钱 。

“小任啊 , 当初是你说只要多存钱就能挣大钱的 , 现在钱没了 , 这个责任可都是你的”
“大外甥啊 , 这可不是我不念情分 , 实在是投的钱太多了 , 几百万啊 , 那是我大半辈子的积蓄啊!”
“我们当初是信任你才给你那么多钱 , 现在钱没了 , 你就得赔我们钱!我不找别人就找你!”
......
亲戚们七嘴八舌的把任先生堵的哑口无言 , 他知道这事确实是他理亏 , 可事到如今他到哪弄钱赔人啊?
当初法院确实对梁某等人做了罚款处理 , 可三人加起来罚款才348万 , 和自己被骗的4840万相比 , 完全就是九牛一毛 。
被迫无奈之下 , 任先生只好一边卖房卖车来尽量弥补亲戚们的损失 , 一边找律师继续上诉 。
在任先生坚持不懈的上诉下 , 最终这家银行因为资金审核不到位 , 被处罚了150万元 。

拿到结果的当天 , 任先生内心五味杂陈 , 想到当初自信满满到处借钱存款的自己 , 可能打死都想不到这竟会是个骗局吧?
其实说来这个骗局也很简单 , 正常人都能一眼识破 , 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 , 可耐不住自己心存侥幸啊 , 总觉得万一是自己幸运碰上捡漏的情况呢?
明明当初他太太也提醒过自己的 , 可他却只觉得她“见识短” , 现在看来真正见识短的人 , 应该是自己啊 。
那么 , 梁经理等人究竟是怎么瞒天过海 , 骗了那么多人还不被发现的呢?
骗局揭秘:“冤大头”是怎么诞生的?据警察调查的结果 , 梁某是和同伙莫某、时某一起联合行骗的 , 三人编织出了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 。

梁某先是放出“银行内部小道消息 , 现在大额存钱可以出让三分利”的风声 , 吸引资产不菲又贪心的人上钩 。
在人上钩后 , 梁某以自己银行高管的身份和专业知识 , 打消受害者的戒心 , 进一步诱骗人上当 。
接下来第三步就是重中之重了 , 梁某以帮忙办理业务为由 , 要来受害人的证件、存储单、密码等信息 , 偷偷交给已经在银行外等待已久的时某 , 让他迅速赶往附近的银行点 , 把受害人的存款全部转入自己的账户里 。
由于受害人没有收到短信提醒 , 所以他们此时还丝毫未察觉 。
等一切办妥后 , 梁某这才不紧不慢的让做财务的时某出具了一份假存储单 , 交给了受害人 。

为了降低自己暴露的风险 , 梁某做完一切后 , 还会和受害人约定:存单会在银行、企业方、受害人三方的共同见证下封存起来 , 如果需要取钱的话 , 最好提前和银行预约 , 在三方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再取钱 。
这一番操作下来 , 简直就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
由于上钩的基本都是怀有贪心的人 , 所以对于梁某的一些可疑举动 , 他们也都自动美化 , 给对方找好了借口 。
比如梁某以代办业务为由 , 要受害人证件、存储单、密码等信息 , 很多受害人由于盲目的相信对方 , 居然不仅一点都没有起疑 , 还不断感慨银行的贴心 , 不需要客户自己来回跑 。
殊不知 , 就在他们开开心心的坐在休息室 , 幻想着两三年后自己就能白赚几千万时 , 梁某等人已经偷偷掏空了他们的积蓄 , 并在心里不断嘲笑他们“人傻钱多 , 这样的骗局居然就信了” 。

可能一开始梁某他们也没想到 , 自己的骗局会引上来那么多条大鱼 , 短短一年里 , 就给他们带来了一亿多的资金!
至于会不会暴露的问题 , 他们也曾担心过 , 可内心的贪欲最终还是战胜了害怕 , 让他们铤而走险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而在尝试过“挣快钱”的快乐后 , 这种贪欲就越来越不受控制 , 促使他们不断行骗 。
为了以防万一 , 梁某等人也给自己留了条后路:他们把骗来的钱都转移到了国外 , 这样稍有风吹草动 , 自己就能逃到国外 , 继续生活 。
只不过纸终究保不住火 , 任梁某他们算计的再多 , 也想不到居然有人会提前到银行要求取钱 。
这一下子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 眼看自己马上就被揭穿 , 梁某等人情急之下决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可谁知 , 刚出逃没多远 , 就被警察逮了个正着 。
不知道这算不算 , 恶有恶报 。

其实回顾这场骗局 , 我们不难发现这个计划之所以能成功实施 , 原因有两个:一是任先生等人的贪婪 , 二是梁某三人的身份给了他们很多便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