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中国南方四大水果之一 , 香蕉物美价廉的形象深入人心 。 它不仅营养价值高、能预防治疗多种疾病 , 而且价格十分便宜 , 常年位居世界主要水果产量前三名 。
可最近突然有人说 , 香蕉就要迎来灭绝了 , 而且是“二次灭绝”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作为一种淀粉含量十分丰富的水果 , 香蕉的主要作用是治燥热、降血压、促进肠胃蠕动 。 其中有痔疮出血 , 以及燥热导致的胎动不安的情况 , 可以生吃;可以用香蕉辅以冰糖炖制 。
至于降血压 , 主要因为香蕉中含有大量的钾 , 能够平衡钠的不良作用 。 科学研究显示 , 如果午餐和晚餐是各吃一根香蕉 , 能够将患上大脑血凝块的概率降低约1/5 。
除此之外 , 情绪焦虑、患有夜盲症和脚气等疾病的人 , 同样也可以多吃香蕉 , 有病治病 , 没病舒缓心情 , 有利无弊 。
需要注意的是 , 香蕉性寒 , 因此体质虚寒或者患有肾炎、关节炎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人 , 不适合吃香蕉 。 另外要注意适量 , 每天至多吃1~2根 , 不要空腹吃 , 以免导致肥胖以及肠胃蠕动过快 , 给心脏造成负担 。
总的来说 , 香蕉这种水果价值很高 , 市场需求也很大 , 再加上种植比较简单 , 因此每年产量都非常惊人 。
既然如此 , 香蕉又怎么会灭绝呢?这还得从香蕉培育说起 。
自然界里 , 那些未经人工培育的香蕉 , 其实味道相当糟糕 , 大规模培育起来也很困难 。 想要改善香蕉的口感、降低批量种植的成本 , 人们对香蕉的生长进行了人为干预 , 将其从二倍体变为了三倍体 。
其实原理很简单 , 就是像二倍体植物和四倍体植物进行杂交 ,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很常见 , 比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等等 。 这类植物优点众多 , 但是有一个致命缺陷 , 那就是无法进行有性繁殖 , 只能进行“人工克隆” 。
如果是在实验室里 , 那么这种情况并无风险 , 可是在自然界中 , 无法有性繁殖也就意味着基因单一、抗风险能力差 。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香蕉才会在19世纪初迎来第一次大灭绝 。 当时 , 市面上盛行的香蕉叫做“大麦克香蕉” , 这种香蕉果肉饱满、味道甜美 , 一经问世就横扫了当时的水果市场 。
为了收益 , 果农们大规模种植这种香蕉 , 全然没有意识到一种叫做尖孢镰刀菌的真菌出现了 。 这种真菌不仅迅速掀起了“黄叶病1号” , 导致大片的香蕉树坏死 , 而且还对杀菌剂有着强免疫性 , 根本难以对抗 。
果农和分销商们没有办法 ,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片香蕉园化为“焦土” 。 甚至由于大规模受灾 , 当年香蕉直接成为了贵族水果 , 在全球市场上价格直线飙升 。 直到20世纪50年代 , 最后一批大麦克香蕉也倒下了 , 人们陷入了“无蕉可吃”的境地 。
当然 , 说是“无蕉可吃”有些夸张 , 毕竟人们很快就筛选出了新的香蕉品种 , 且这种香蕉能够抵抗黄叶病 。 这种香蕉 , 也就是我们如今市面上常见的“华蕉” 。
可问题是 , 这种香蕉的口感比起大麦克香蕉来说 , 可就要差太多了 , 就像丹恩凯波所说的那样 , “如今的香蕉比起当初的来 , 就像廉价冰淇淋对标哈根达斯……”
比吃不上“哈根达斯”更糟糕的是 , 随着昔日真菌升级版的来袭 , 黄叶病4号出现了 。 倘若无法及时找出应对之策 , 我们恐怕很快就得连“廉价的冰淇淋”都没得吃 。
目前 , 全球很多香蕉园都出现了黄叶病4号肆虐的情况 , 在想办法攻克它的同时 , 各国也开始寻找新的替代“蕉种” 。 比如我国广西 , 就试着引进红皮香蕉 , 其他地方也多是将各种香蕉列上了备选名单 。
有这些备选在 , 我们应该能一直吃的上香蕉 , 不过几十年后 , 我们吃的香蕉还是不是如今的“华蕉” , 那就不一定了 。
推荐阅读
- vivo S16测评:性价比突出
- 一小措玩家联合起来就动视暴雪的交易起诉微软
- 冲击季后赛!美媒:爵士涉及8人+2名选秀权的三方交易,湖人不亏
- 法律咨询:名下无资产,抚养费可否不支付?
- 黑物业公司盘踞小区 抢占物业经营权 收费牟利
- 没戏?从动视暴雪收购看全球三大游戏巨头的问题
- 天天查:Activision交易完成,微软把《使命召唤》带到任天堂10年
- 货拉多送攻略!货车盲区太大想加装摄像头?居然有这么多的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