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农妇家中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花500元买走象牙席全国仅3件( 二 )


民国初年 , 黄县伪税务局局长孙某人 , 花了几百个大洋强行从丁家买走了象牙席 。 带回老家解甲庄珍藏 , 后传代给女儿孙秀英 。

孙秀英家里有宝物的事情 , 也不知怎么的就走漏了风声 。
1962年12月 , 烟台博物馆初建成 , 为了增加文物的多样性 , 馆长史征夫带专家到乡间到处征集文物 。
1963年夏 , 来到了解甲庄 , 听人说起孙秀英家有一件家传宝贝 , 借故讨水喝 , 来到她家 。
两人走后的第二天 , 村干部敲响了孙秀英家的门 。 孙秀英开门一看 , 昨天那两个人又跟过来了 , 手里还提了一大堆礼物 , 这倒是让她顿觉不好意思 。

象牙席
孙秀英把人让进屋里之后 , 两位自称是烟台文物局的专家 , 并开门见山地说:“孙大姐 , 您先别急 , 我们也不会强制要带走凉席 , 就是这文物有特殊的保护方式……它很有可能是从清朝皇宫里流出来的御用之物 。 ”
孙秀英听了象牙席的来历之后 , 才坦言道:这张象牙席是她父亲传给她的 , 告诉她十分珍贵 , 一定要好好保存 。 家里添了孙子之后 , 所以才拿出来给孙子用 , 没想到就这么巧 , 被两位专家看见了 。
听了孙秀英的一番话 , 专家急了:“这张凉席怎么能给小孩子用呢?很容易被损坏了 , 万万使不得呀!”
象牙制品的保存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要求 , 环境湿度以55%~65%为最佳 , 最适合保存的温度约16~26 ℃ 。 象牙的莫氏硬度为2~3 , 象牙遇热水或长时间浸泡易造成开裂 。 象牙表面长期接触汗液等刺激性液体 , 则失去光泽 , 变得黯淡 , 丧失欣赏价值 。

看到考古专家着急的样子 , 孙秀英沉思一会儿说:“这么好的东西 , 放在俺这小家里 , 的确保护不好 , 如今席子的一个角已经有一点损坏 , 如果真是国家文物 , 俺愿意上交给国家!”
说完 , 马上从阁楼上 , 取下来一个两米多长的楠木盒子 。 两位专家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盒子 , 锦缎包裹着的正是那稀世珍宝温润洁白的象牙席 。
这张象牙席长2.05米 , 宽1.25米 , 厚0.1厘米 , 重量2.2公斤 , 席的四周以约6.7厘米宽的黑色素缎镶边 , 席面牙白细腻 , 成千上万条象牙丝编织 , 纹理呈人字形;历经近300年仍然平整光滑 , 展卷自如 , 凉而不冰 , 高贵大气 。

半个多月后 , 鉴定结果出来了 , 断定它应该是属于雍正年间的产物 。 市里的文物专家激动地告诉孙秀英:“这是货真价实的象牙席 , 是不可复制的珍宝 , 就连故宫博物馆也只有两张啊!”
孙秀英得知象牙席的重要性后 , 更觉得自己将象牙席捐赠出去是对的 。
鉴于象牙席的珍贵性和张孙秀英把象牙席上交国家的义举 , 当地政府对她做出了表彰 , 奖励给她500元现金及奖状一张 。
至此 , 雍正年间象牙席5张 , 现存世3张 , 烟台市博物馆藏象牙席为其一 , 另两张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