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荣枝案律师熊达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征集对劳荣枝案看法的签名


劳荣枝案律师熊达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征集对劳荣枝案看法的签名


文章图片


劳荣枝案律师熊达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征集对劳荣枝案看法的签名


近日 , 劳荣枝代理律师之一熊达 , 在个人社交账号 , 公开向社会征集对劳荣枝案看法的签名 。

对于本次征集活动 , 熊达律师明确有四个要求:
1、没有看过本案二审完整庭审视频 , 或者没有看过本案二审裁定书的朋友 , 或者不真正了解本案详细真实情况的朋友 , 请不要向我们发送签名了 。
2、请准备一张纸 , 手写本人姓名电话、身份证号码(我们会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 写对于劳荣枝案个人看法以及建议或者要求(字数不限 , 可以是“反对判处劳荣枝死刑”或者是“要求最高院发回重审”这样的形式) 。
3、请加微信某某某 , 通过后拍照提交 , 或者是发送邮件到某某邮箱 。
4、本次征集签名属于自愿 , 并欢迎转发 。
劳荣枝案 , 属于社会广泛关注的大案 。 一审二审就被各路媒体聚焦报道 。

随着一审宣判劳荣枝死刑 , 二审又维持原判 , 而劳荣枝两次都当庭表示不服判决要上诉 , 此案越发受到公众的关注 。
目前 , 劳荣枝死刑判决已经报请最高院复核 , 且复核程序已经展开 。 另一边 , 劳荣枝的申诉也已开始 , 除了原来委托的吴丹红律师外 , 劳荣枝又新增了刘昌松律师和熊达律师 , 共同帮她完成最后的申诉工作 。
此番熊达律师公开征集对劳荣枝案的看法 , 目的不外乎有三个:
1、收集有价值的线索 , 寻找突破
对于劳荣枝案 , 包括熊达律师在内的几名代理律师一致认为 , 劳荣枝不是主犯是胁从犯 , 对她的判决 , 从证据链上看不够严谨 , 有部分环节靠的是猜想或推理 , 而不是实打实的证据 。 而且在一审的程序上也存在瑕疵 。
为此 , 吴丹红律师曾向法院提出过质疑和自己的观点 , 但法院在二审时并未采纳 。
目前 , 劳荣枝案已进入死刑复核程序 , 几位代理辩护律师正在依法重阅案卷 , 向最高检再次提出他们的看法和质疑 。
而熊达律师此时公开征集对此案看法的签名 , 最大的一个目的 , 显然是想通过征集活动 , 能够收集到有用的线索 , 拿出更有力的证据 , 来证明他们的观点的正确 。 从证据上寻找一种突破 。
2、广泛听取意见 , 避免关门办案 , 钻牛角尖
身为律师 , 依法办案 , 无可厚非 。 但是 , 一个人的思维如果过于沉浸到某一个模式内 , 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禁锢 。
可能熊达律师也想到了这一点 , 此番征集签名 , 也是为了广泛听取大众的意见 , 避免关门办案 , 自己钻牛角尖 , 真正把自己的思维打开 。 让自己变得更理性 , 更严谨 , 不被情绪因素所左右 。
3、测试民意 , 做到心中有数
【劳荣枝案律师熊达在个人社交账号发文,征集对劳荣枝案看法的签名】劳荣枝案 , 影响很大 , 公众关注度高 。 刚刚此案入选为2022年度法院十大案件之一 。
身为劳荣枝的辩护律师 , 吴丹红、刘昌松 , 包括熊达 , 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 但是作为律师 , 责任就是在法律的框架内 , 依据事实和法律条文 , 最大化地为委托人争取并维护其应有的权益 。
不管委托人是劳荣枝 , 还是刘荣枝李荣枝 , 不管他是流浪汉还是死刑犯 , 他们都应该一样去为对方争取 。

此番征集签名 , 也是想通过书面形式 , 来深度了解一下 , 大众对劳荣枝案的最真实的看法想法 。
以此来给自己提个醒 , 一定要把每一个质疑 , 每一个证据都做得让大众满意 , 信服 。
对于熊达律师公开征集签名活动 , 一开始不知道是该支持还是反对 , 不过想想他若是上述几个目的 , 还是应该支持:
1、若他通过此活动 , 真能收集到新的线索 , 用充分的事实证明劳荣枝不该判死刑 , 并且劳荣枝的死刑复核被发回重审 , 那一定会让公众通过劳荣枝案例 , 对法律有一个更深更新的认识 。
尤其是在法理和情理的认知上 , 公众肯定会有一个飞跃 。 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法律的完善和进步 。
2、若最终几名代理律师不能改变劳荣枝死亡的命运 , 我想劳荣枝也会不再遗憾 , 更有可能去真心忏悔自己犯下的罪孽 。
而对于即将到来的死亡 , 她也会更坦然地接受 。
从另一面看 , 这也是一种人道 , 一种进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