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现“倒奶杀牛”,2023奶价或将下滑?网友:超市依然高价售卖


多地现“倒奶杀牛”,2023奶价或将下滑?网友:超市依然高价售卖


文章图片


多地现“倒奶杀牛”,2023奶价或将下滑?网友:超市依然高价售卖


文章图片


多地现“倒奶杀牛”,2023奶价或将下滑?网友:超市依然高价售卖


文章图片


多地现“倒奶杀牛”,2023奶价或将下滑?网友:超市依然高价售卖


新年伊始 , 对于养殖奶牛的养殖户来说 , 不愿看到的“倒奶杀牛”现象再次出现 。 “倒奶杀牛”顾名思义 , 把产出的牛奶倒掉 , 把奶牛宰杀当成肉牛卖 , 至于为何这样做?据部分奶农说 , 饲料成本高 , 牛奶卖不上高价 , 有些养殖户一月能亏几十万 。
其实 , “倒奶杀牛”现象在2015年新年刚开始的时候 , 也出现过一次 , 时间刚过去8年 , 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

需求疲弱导致供过于求在养殖奶牛行业 , 流传着这样一个周期“奶荒涨价-养殖扩群-原奶过剩-倒奶杀牛” , 而此次“倒奶杀牛”时间也符合该周期的范畴 。
在2019-2020年期间 , 多地相关部门对于奶业的支持力度比较大 , 让国内原奶价格不断上涨 , 尤其在2020年期间 , 高价奶的出现 , 让养殖奶牛的利润有所增加 , 奶农的积极性也大幅度提升 。 以前养殖奶牛数量较少的农户 , 扩大养殖规模 。 以前没有养殖奶牛的农户 , 也进入了养殖奶牛的行业 。
市场供应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 , 需求则没有跟随上涨 , 相反 , 还出现了需求不足的情况 , 至于原因 , 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其一 , 受疫情的影响 , 近2年来 , 消费者对于乳品消费水平下降 , 有个人收入降低的原因 , 也有渠道不好购买的原因 。
其二 , 2022年多地学生在家上网课时间长 , 学生奶的需求大幅下降 , 以前学生正常上课的情况下 , 对于奶制品的需求量大 , 也是消费主力军 , 而在家上网课的情况下 , 也就无法大量需要牛奶了 。
其三 , 据一些消费者说 , 近几年来 , 不是不买牛奶了 , 而是牛奶没有以前好喝了 , 以前的牛奶价格便宜 , 口味还好 , 如今价格较贵 , 喝起来也没有以前的感觉了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与其花高价买不好喝的牛奶 , 不如花低价购买其它商品 。
在供过于求的市场下 , 当前奶牛养殖规模较大、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 , 已经开始有“倒奶杀牛”的现象 , 而牧场较少的南方地区则暂时供需正常 , “倒奶杀牛”的现象也未出现 , 这种情况也再次验证了上述观点 。

“倒奶杀牛”能回本吗?“倒奶杀牛”是奶农迫不得已作出的决定 , 谁也不想这样做 , 但是 , 在养殖成本较高的情况下 , “倒奶杀牛”或许是减少损失的首选了 。
从饲料成本来说 , 奶牛和肉牛吃的饲料不一样 , 成本也不一样 。 肉牛吃的是普通玉米 , 折合斤价1角多/斤 , 而奶牛吃的是青储带穗的嫩玉米 , 折合斤价大概在4角多/斤 , 养殖成本相对较高 。
2020年期间 , 牛奶价格每公斤能卖到4块多 , 甚至是5块多 , 当时的饲料价格也没有现在贵 , 如今企业收奶价格只给到3.85元/公斤 , 基本不挣钱 , 甚至还亏钱 。

如果继续养殖下去 , 每天的饲养成本较高 , 最主要的是没有企业收购 。 比如 , 有些养殖户和企业签订的合同到期后 , 企业不再续约 , 但是 , 每天都有成吨的奶产出 , 产量少还有地方储存 , 产量多了之后 , 就没地方储存了 , 如果喷粉保存 , 再次增加了高额成本 , 只能选择倒掉 。
还有一些牧场 , 和企业签订不了合同之后 , 选择低价卖给奶贩子 , 每公斤只有2块多 , 但是 , 奶贩子的需求量是有限的 , 而且谁家给的价格低就买谁家的 , 养殖户也无形之中形成了竞争关系 , 纷纷调低价格 , 降低损失 。
而从产肉率来看 , 肉牛的产肉率能到50%左右 , 而奶牛的产肉率大概只有30%左右 , 同样重量的牛 , 按照卖肉来说 , 奶牛也没有肉牛价格多 。
因此 , 从多方面因素来分析 , “倒奶杀牛”并不能挽回养殖户的损失 , 也不能回本 , 只是不让损失继续扩大而已 。

为何选择倒掉而不愿意低价出售?一边是养殖户卖不出去把奶倒掉 , 一边是消费者在超市买高价奶 , 有网友发问 , 是哪个环节出问题了吗?奶农为何不低价出售呢?或者送给山区的孩子?
奶牛产出的是原奶 , 从产地到超市的货架上 , 需要经过运输、杀菌、制造、包装等一系列措施 , 每一项都需要费用 , 再加上人工费用 , 层层加价后 , 超市的奶制品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