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光年94607亿公里,大得难以想象,有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1光年94607亿公里,大得难以想象,有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文章图片


1光年94607亿公里,大得难以想象,有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文章图片


1光年94607亿公里,大得难以想象,有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文章图片


1光年94607亿公里,大得难以想象,有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吗?


文章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用到的长度单位是米 , 千米(公里) 。 例如 , 我家离学校不到100米;济南到青岛大约350公里 。 只要我们不离开地球 , 这两个长度单位基本上够用了 。 因为地球赤道周长也不过4万公里嘛!

但是用于浩瀚的宇宙中的测量 , 这两个长度单位就明显不适用了 。 例如 , 用公里作为计量单位 , 木星到地球的距离有630000000~930000000公里 。 这一大串零是不是让你眼花缭乱呢?用公里计量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 , 就如同用毫米测量地球的赤道周长一样 , 表示起来非常的麻烦 。 因此在测量宇宙天体之间的距离时 , 天文学家采用了更大的长度单位 。 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光年了 。 除了光年还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呢?我们一起聊一聊这个话题 。
天文单位

【1光年94607亿公里,大得难以想象,有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吗?】最初的时候 , 人们把通过巴黎那段子午线从北极到赤道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定义为1米 。 然而 , 在测量太阳系中天体之间的距离时再用地球的1千万分之一作为参考单位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 于是天文学家用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定义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 叫作天文单位(AU) 。 1天文单位的长度等于149597870700米 , 大约1.496亿公里 。
如果坐飞机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飞完1天文单位需要差不多19年的时间 。 显然 , 1天文单位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 。

有了天文单位 , 我们在描述太阳系天体之间的距离时就方便多了 。 例如 , 前面提到的木星到地球的距离就变成了4.2~6.2天文单位;海王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30天文单位;塞德娜远日点的距离140200000000公里变成了937天文单位 。
天文学家估计 , 太阳系的半径可能有10万天文单位 。 所以 , 只要是太阳系中的天体 , 用天文单位作为其长度单位足够用了 。
光年

光年是我们最熟悉的用来描述宇宙天体之间距离的单位 。 有了天文单位了 , 天文学家为什么还要再弄一个光年呢?原来 , 太阳系以外的那些天体距离我们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 用天文单位作为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又像是用毫米量地球周长那样了 。 例如 , 比邻星到太阳的距离用天文单位表示为266877AU 。 比邻星还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呢?那些更加遥远的恒星的距离数值就更加繁琐了 。

于是 , 天文学家把光在宇宙中沿直线1年经过的距离定义为1光年 。 1光年等于9460730472580800米 , 大约63241天文单位 。 例如 , 用光年表示比邻星到太阳的距离就变成了4.22光年 。 天狼星距离地球的81.36万亿公里、543873天文单位就变成了8.6光年 。 猎户座的参宿四距离地球640光年 。
秒差距
在测量太阳系以外的天体距离时 , 除了我们熟悉的光年另外一个长度单位就是秒差距 。

天文学家规定 , 1天文单位的对角为1角秒时的距离为1秒差距 。 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 , 假如在宇宙中的某处有颗恒星 , 从它那里看地球到太阳的距离(1AU)的视差大小正好1角秒(1度°的1/3600) , 那么这颗恒星到地球的距离就是1秒差距(pc) 。
1秒差距有多远呢?如下图所示:

我们根据直角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会很容易的计算出它的距离 。 1秒差距相当于206265个天文单位 , 约等于3.26光年 , 也就是30800000000000公里 。 例如 , 比邻星到太阳的距离是1.29秒差距 。 参宿四距离地球196.3秒差距 。 看来秒差距是比光年更大的长度单位 。
那么 , 在衡量宇宙天体距离之间的单位中还有没有比秒差距更大的单位呢?有的 , 比秒差距更大的单位是千秒差距(Kpc)和百万秒差距(Mpc)、十亿秒差距(Gpc)等 。 例如千秒差距和秒差距之间相差了1000倍 。 它通常用来测量星系和星系团内部天体之间的距离 。 比如 ,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31千秒差距 。

秒差距虽然听上去很古怪 , 不像是长度单位 , 可它却是天文学家们最常用的长度单位 。 这是为什么呢?感兴趣的朋友点个关注 , 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接着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