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径达地球的95%,100光年外的地球“双胞胎”,宜居性成争论焦点


半径达地球的95%,100光年外的地球“双胞胎”,宜居性成争论焦点


文章图片


半径达地球的95%,100光年外的地球“双胞胎”,宜居性成争论焦点


文章图片


半径达地球的95%,100光年外的地球“双胞胎”,宜居性成争论焦点


文章图片


半径达地球的95%,100光年外的地球“双胞胎”,宜居性成争论焦点


文章图片


半径达地球的95%,100光年外的地球“双胞胎”,宜居性成争论焦点


好消息!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第二颗和地球差不多大的系外行星 , 它和地球的体型确实非常相似 。

发现这颗系外行星的 , 是美国宇航局的凌星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 , 这是一颗专门利用凌星法发现系外行星的卫星 。 自从2018年4月升空以来 , TESS已经在宇宙中发现了285颗得到确认的系外行星 , 以及超过6000颗候选的系外行星 , 对于人类了解系外行星的世界功不可没 。
这一次被发现的系外行星 , 被命名为TOI 700 e 。 它距离我们大约100光年 , 这在天文学的长度下已经是很近的距离了 。 它的宿主恒星名叫TOI 700 , 在此之前 , 其周围已经有3颗系外行星被发现了 , 分别被命名为TOI 700 b、c和d 。

尽管早就发现了3颗行星 , 天文学家一直对这颗恒星没有太大的兴趣 , 因为其中两颗行星距离它太近了 , 表面温度很高 , 远超过生命能够承受的范围 。
相比之下 , TOI 700 d是唯一让天文学家略感兴趣的天体 。 这颗行星的半径比地球大了20%左右 , 属于一颗超级地球 。 而且它围绕宿主恒星公转的周期是37天 ,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它的距离之后 , 天文学家认为 , 它应该恰好处于宜居带内 , 这使得其表面温度允许水以液态形式存在 , 这是孕育生命的基础 。

这一次发现的系外行星 , 按照顺序被命名为TOI 700 e , 它真的吸引了天文学家的目光 。 据估计 , TOI 700 e的半径大约是地球的95% , 和地球的体型非常相近 , 和金星几乎完全相同 。 金星被称为太阳系内地球的孪生姐妹 , TOI 700 e也配得上这个称号 。
研究人员进一步观测 , 发现它的公转周期大约是28个地球日 。 按照此前的数据 , 它应该位于TOI 700 c和d之间 , 不过并不处在宜居带内 。

这并没有让研究人员失望 , 因为TOI 700 e的位置还没有达到那么离谱的程度 。 尽管天文学家提出了宜居带的概念 , 但不同的恒星有不同的情况 , 所以宜居带的约束未必那么严格 。 即便是在太阳系 , 我们地球处在宜居带内 , 但位于地球内侧的金星和外侧的火星都曾经非常宜居 , 甚至比地球环境更好 , 同样有过孕育生命的机会 。
因此 ,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标准适当放宽宜居带的范围的话 , TOI 700 e还真的有可能在表面保持温暖宜人的温度 , 从而为生命提供生存的基础 。 又或者它可能像金星一样 , 如今已经非常炎热了 , 但在高层大气等区域保留着生命的可能性 。

天文学家对于它的宜居性的担忧还有一点 , 那就是它的宿主恒星TOI 700 。 TOI 700是一颗红矮星 , 也就是宇宙中最小的M型恒星 。 之所以TOI 700 e距离它这么近还有可能处在宜居带内 , 正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 , 所以不会把行星烤得炙热 。
红矮星也有一定的弊端 , 那就是强烈的耀斑 。 我们知道 , 最近几天 , 我们的太阳就释放了2次大耀斑 , 导致南半球部分地区无线电出现了短暂的状况 。 和太阳相比 , 红矮星的耀斑普遍剧烈得多 , 足以杀死附近行星上的生命 , 这也是很多红矮星周围的行星不被看好的原因 。 包括“三体星”——比邻星b , 也面临相同的问题 , 宜居性一直被质疑 。

令人欣喜的是 , TOI 700和它的同类相比 , 显得非常平静 。 在长达两年的完整观测中(并不是连续的观测) , 天文学家并没有在这颗恒星上发现突然的剧烈脉冲 , 或许它真的是红矮星中的特殊分子 , 为TOI 700 e的宜居性提供了保障 。
或许这颗系外行星真的有孕育生命的条件!
目前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 天文学家需要进行更多的观测 。 遗憾的是 , 现在天文学家从TESS的数据中所掌握的信息 , 基本上就到此为止了 。 据美国宇航局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天文学家Emily Gilbert介绍 , 她和其他天文学家正在展开对这颗系外行星的更多观测的计划 , 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 , 但未来可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