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空间站寿命最长是多少年?寿命到了之后究竟会怎么办 , 真的会重新打造空间站吗?官方资料中寿命是10年 , 但事实上可能并不是这样 , 因为空间站寿命和多个因素相关:
第一个因素是轨道寿命;第二个因素是空间站的太空垃圾与微陨石威胁;第三个因素是空间站的运行维护寿命;
2022年10月底梦天实验舱发射成功 , 天宫建设阶段基本结束 , 去年11月底神舟十五号发射成功后 , 中国天宫空间站就将转入在轨运行阶段 。 这个阶段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轨道寿命 。
天宫空间站的轨道高度为382x391千米41.4763° , 在这个位置运行 , 仍然有大量的空气分子或者被电离后的氮原子、氧原子等 , 会对空间站产生阻力 , 因此过一阵子就会因为掉高度而不得不开启发动机加速以调高运行高度 。 比如国际空间站每年用于轨道维持的化学燃料就高达7.5吨
天宫空间站轨道维持使用的是离子发动机 , 单台推力只有80毫牛(总共4台)氙离子霍尔电推排气速度极高 , 非常节省燃料 , 因此每年的燃料消耗比国际空间站至少要差一个数量级 ,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 , 天宫空间站的轨道寿命要比国际空间站更有长 。
【中国空间站寿命多久?到期后究竟会怎么办,会重新打造空间站吗?】
第二个因素是太空垃圾和微流星体的危害 , 这里要分为两个角度分析 , 一个是可探测的太空垃圾与流星体 , 此时天宫空间站就会启动发动机规避 , 这个发动机使用的肼类化学燃料 , 因为要求的短时间大推力 , 霍尔电推无法作为规避发动机 , 只能长期开启维持轨道 。
另一个是不可探测的太空垃圾与微陨石撞击 , 就像这次俄罗斯MS-22飞船的散热片被微陨石击中 , 造成冷却剂大量泄漏而“报废” , 这种情况不得不防 , 有些损毁在太空是无法维修的 , 比如某个舱段撞击后无法在轨维修 , 只能抛弃处理 , 撞击非核心舱体还好 , 假如撞击核心舱 , 估计空间站就此报废 。
第三个因素是空间站在轨维护 , 空间站要正常运行那么必定会有长期维护压力存在 , 更换耗材、更换损坏设备等 , 这个成本是最高的 , 因为维修维护与更换都得从地面运送物资 , 每次运送成本 , 载人飞船8.5亿人民币 , 货运飞船3.5亿人民币 , 这个可不是小数目 , 因为在2021年评估的2023年1月1日起到2025年12月31日 , 总共大约需要7艘载人飞船、10艘货运飞船 , 费用合计94.5亿 , 每年费用为31.5亿人民币 , 10年合计315亿 。
当然它也会有科学产出 , 比如与全球合作 , 在这过程中可以适当收些费用 , 我们自己也有科研需要 , 因此科研部门也会评估收益与成本是否值得继续维护 , 就像国际空间站在2021年时宣布延寿到2030年一样 , 尽管国际空间站已经老旧 , 但16个合作国家认为可以延寿有价值 , 续命10年 。
我们的天宫空间站很有可能会采用这种方式 , 从2023年正式运行到2033年 , 再续命10年到2043年 , 到期后如果评估不再适合 , 那么就会无害化处理 , 基本就是让其坠毁南太平洋尼莫点 。 那里距离最近的大陆也有数千公里 , 作为航天器再入处理再合适不过 。
到那时 , 估计我国的空天飞机已经建成 , 更大规模的空间站或者已经开建 , 天宫只是作为一个“文物”存在 , 我们也完全有能力让其继续在轨运行 , 让其坠毁只是保证它不被太空垃圾撞到造成更多的碎片 。
推荐阅读
- 成功发射四维卫星意义非凡
- 太空垃圾这么致命?打坏俄罗斯飞船,下一艘1个月后才能发射救援
- 一年多冒出200多本元宇宙图书,都写了些啥?
- 究竟谁才是月球的主人,若两国都想开采月球同一区域,如何分配?
- 中国空间站即将建成,为何不用桁架式结构,因为没航天飞机运货?
- 吞噬星空原创内容再遭群嘲,网友纷纷要求换制作方,那能换谁做?
- 实锤了!XBB.1.5果然是迄今传播力最强的病毒,而且将向更强变异
- 我们还必将与“量子力学”产生更加紧密的“纠缠”
- 新的一年,工作也会一切顺利,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正在享受圣诞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