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关于牛顿这个神人 , 起起底原创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2-06-13
今天 , 我只是把以前发过的一些内容 , 集中集中 , 让读者们有一个整体认识 。 当然那 , 更欢迎有关人士发现问题 , 以便于他们出来洗地 。
壹据现行西方史 , 欧洲经过“文艺复兴” , 天文学、地理学十分发达 , 其水平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了 。 例如 ,1582年(或1581年) , 神学家 利玛窦抵达中国 , 指导中国人天文历算 , 教会中国人绘制地图 , 典型的例子就是利玛窦为中国人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 。
问题是:1667年 , 法国的巴黎天文台成立 , 这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 。 1675年 , 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 , 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 又过了若干年 , 这两个天文台才开始正式运行 。
那么 , 问题来了:连天文台都没有的欧洲 , 是如何诞生先进的天文学、地理学、地图学知识的呢?
这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我知道 , 有人会搬出“丹麦的第谷天文台”、“第谷体系”来 。 对此 , 我只问2个问题 , 不知哪位专家能回答:
1. 第谷仰望星空的时间还不到土星运行一周(29.5年)的时间 , 那么 , 第谷是如何观测、记录并发现土星的运行规律的?
2. 在丹麦根本不能看到水星 , 那么 , 第谷是如何观测、记录并发现水星的运行规律的?
所谓第谷云云 , 依然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据说 , 第谷将其观测积累的“天文学知识”传给了开普勒 , 于是有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
据说 , 基于开普勒这座学术高山 , 又有了高山仰止的牛顿 。
问题是:第谷之不存 , 开普勒将焉附?开普勒之不存 , 牛顿将焉附?
贰无论是谈开普勒 , 还是夸牛顿 , 都必须基于这一点:
1667年 , 法国的巴黎天文台成立 , 这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座天文台 。
1675年 , 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 , 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天文台 。
牛顿的经历概述如下:1661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1664年被选为三一学院研究生;在欧洲尚无天文台的1665-1666年间 , 牛顿在农村老家研究天文学竟然成就斐然;1666年牛顿“发现”地球引力;1687年7月 , 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该书中阐述了三大运动定律 。 1693年 , 牛顿患神经病 。
问题来了 , 不知哪一位专家能回答:
1. 1666年时 , 不仅牛顿没有见到过天文台 , 而且整个欧洲都没有天文台 。牛顿是如何知道大地是一个球体 , 还能“发现”地球引力的?
2. 假设《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于1687年的前6个月写出来的 。 此时 , 距离法国的巴黎天文台成立才20年时间 , 距离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成立才12年时间 。 直到牛顿患神经病时 , 法国的巴黎天文台成立才26年时间 , 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才诞生18年 , 远不到土星运行一周(29.5年)的时间 。 牛顿的天文学知识从何而来?
总之 , 始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问题!
叁据说 , 牛顿曾经对他的朋友本特利(Richard Bentley)说 , 在阅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之前要先念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 , 要先看伽桑狄的天文学书末的哥白尼体系简介等等 。
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均依赖“古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的而存在;哥白尼和哥白尼体系 , 也是依赖“古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的天文台而存在 。 据现行西方史 , 古希腊的科技中心在当今埃及的亚历山大城 , 即曾经的托勒密王国的首都 。 这里有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天文台、大学 , 是欧几里得讲授、撰写《几何原本》的地方 , 是西方历法儒略历的真正诞生地 , 是阿基米德读书成才的地方 。
问题是:1000年前 , 亚历山大城这一带应该是茫茫大海 , 或者星星点点的沙洲(参阅点击《“古埃及”毫无存在基础 , 是虚构出来的伪史》) 。 因此 , 1500年前 , 这里不可能存在一座城市 , 更不可能存在图书馆、天文台、大学甚至私塾 。
推荐阅读
- 真黑科技!中国科学家创造出了“牵引光束”!科幻成真?有些反常识啊
- 2013年,一科学家为永生,给自己注射350万年前的细菌,后来怎样
- 科学家们发现了银河系最古老的恒星之一的起源
- 人类与其他动物的区别
- 蚁狮只吃不拉,粪便去哪了?先存着
- 前NASA 科学家: “宇宙飞船”潜伏在土星,它在做什么?
- 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再怎么说都不为过
- 病毒终结者!科学家首次发现专吃病毒的生物
- 中国研究建议欧洲多食植物性食物、少食动物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