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呢

我觉得应该结合现在的时代,给安身立命注入新的内容才能找到其根本是什么 。
古人对离乡漂荡是很为忌的,认为那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所以让人要安身 。安身就是要有一个住处,要把身体安顿下来,不要再漂荡流浪 。立命就是首先要活着,只有活着命才能立着,死了命就躺下了 。那么人活着就需要有养命之源,这个养命之源就是钱财,故此命学里有官乃扶身之本,财为养命之源 。所以立命的引伸意义就是要能挣到钱财,但这个立命的要求标准确是很低,只要挣到的钱财能够养活自己而不饿死就可以立命 。所以古人所说的安身立命的标准不是很高 。
那么针对我们现在的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呢?按照古人所说的安身,只要有个住处即可,可是现在从城市到乡村,遍地都是住房,有的非常穷的农村还是政府给盖的住房 。但大多还是父母帮助买的或盖的住房,所以现在所说的安身与古人所说的安身是有本质区别的,古人所说的安身可能寄人篱下,现在的安身必须有自己的住房,住房不在大小,但必须是自己的,若是别人的或者是租住的房子,这不叫安身 。假如说现在30左右岁的人,还没有自己的住房,或者已经结婚了还没有自己的住房,这就称之为没有安身之处,俗称命无根 。这样就离小康,富裕,幸福生活可就遥远了,至于说现在没有住房,以后通过自己的奋斗挣钱可以再买住房,这不是不可以,但要是有事业还行,若是没有事业只靠工资那也是很难的 。所以现在讲安身的根本就是必须要有自己的住房 。
现在的人所说的立命与古人所说的立命也有本质上的区别,古人所说的立命是只要饿不死就行了 。可是现在的人即使不能参加社会工作,国家还有低保,也就是说最低生活保障,保证饿不死这些人 。老了还有退休金,养老金,保险什么的,这都是立命的本钱,古人所说的立命,现在国家都给解决了 。那么现在的人立命的标准是什么呢?标准就是必须摆脱贫穷,虽然不能达到小康或者富人的生活,但不能贫穷,人一贫穷那么一切都成了空想 。现在的人活着需要精神生活,天天为生存而辛苦劳力又哪有闲工夫去探讨精神生活 。所以现在的人立命的根本就是摆脱贫穷,也就是不贫穷,只有不贫穷才能安然生活,才能安然立命 。
综上所述,现在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有自己的住房,不贫穷 。


你觉得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你觉得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你觉得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呢

文章插图
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君子求诸己”!
《论语·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
君子自责己德行之不足,不责人也 。小人不自责己,而责人之也 。君子无论是学习还是修身,举凡各种才能职业,无事不求之于自己 。小人好名求誉,举凡钻营请托,无事不求之于人 。
君子小人之分别,就看其所追求的东西 。君子也有所求,但是求之在己,不求于人 。
《中庸》说:“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就没有怨恨;上不埋怨天,下不责怪别人 。
所以君子安于所处的境地以等待天的赐命,而小人不走正道,靠冒险企望意外获得成功或免于不幸 。
鲁相公仪休可算是深明此理 。据记载:公仪休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 。其弟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长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 。既无受鱼而不免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
公仪休爱好吃鱼,贵为相国,而不受别人进献的鱼,是有自己的考虑在其中的 。
正是因为自己喜欢吃鱼,才不能接受其他人的赠送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身居高位,受人恩惠,难免替人说情办事,如此一来,岂不是贪赃枉法了吗 。
这样的结果就是相国做不成了,鱼也吃不上了 。不贪图他人的一点小便宜,自给自足,自得其乐,又何必看别人脸色办事过活呢 。
所以靠人不如靠己,靠己才能长久 。
宋代张端义所撰《贵耳集》卷上也曾记载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故事:“(宋)孝宗幸天竺,至灵隐,见观音像手持数珠 。问曰:‘何用?’僧净辉对曰:‘要念观世音菩萨 。’问:‘自念则甚?’曰:‘求人不如求己 。’”
观音手拿佛珠寓意何在,暂且不论,但僧人净辉的解答却十分巧妙,发人深省 。法力无边之观音尚且要自求,何况我辈凡人乎?
“克己复礼为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求仁得仁,全在自己,不待外求,就看自己愿不愿意去做罢了 。所以求诸己的意思,在于凡事要先把自己的责任尽到,本分做好 。必求自尽,心才能安 。
【你觉得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什么呢】如克己复礼这样的修身之事,是我们的正当事务,不可不尽己所能去求 。至于穷通夭寿那在于天,用舍毁誉那在于人,和自身无关,求之无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