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累的过年可否 换另一种轻松的方式表达

月梅和曾斌夫妻俩平时在梅城上班,公婆居住在五华老家一栋两层半的楼房里 。月梅夫妻俩过年都要回去 。这几年,婆婆身体一年比一年差,大前年弟媳妇有了二孩,顺理成章整天围着孩子转,不大搭理家务活 。月梅不得不年二十八就请假回家,公公婆婆等着她回去帮忙杀鸡宰鸭、做酿豆腐、捶肉丸、做年糕等 。月梅得一直忙到年三十晚上才能做完年货的筹备工作 。
从大年初二开始,两个小姑子拖家带口回娘家,紧接着亲朋好友要来拜年串门,多的时候起码三张桌的客人 。月梅每天都围着灶台转,切菜、洗菜、炒菜、热菜,忙活大半天,她人还没有上桌,大家就已经吃了起来 。等到她能上桌的时候,菜也都吃得差不多了 。吃完饭,男人们嘴一抹,喝茶聊天,小姑子们也把自己当客人,嗑着瓜子唠家常 。月梅收拾碗筷桌椅,刷锅洗碗拖地板,忙着善后 。直到年初六,所有事情都忙完了,假期也差不多结束了 。月梅累得直不起腰,感觉过年就是遭罪 。
离春节越近,月梅一想到成堆的碗筷、满身的油烟就心里发怵 。月梅跟曾斌商量,说今年过年能不能年三十回去吃团圆饭,年初一祭了神之后,年初二把老人家接上梅城来住几天,带老人家出去逛街、赏花,暂时回避一下迎来送往,轻松过年 。
曾斌听了,断然拒绝,说:“一年才过这么一个年,大家热热闹闹聚聚,多好 。我们是长子长嫂,辛苦一点有什么所谓,我会帮忙干一点 。再说,老人家也一定不肯上梅城来过年的 。”月梅感觉结婚那么多年,自己累死累活,丈夫一点都不考虑自己的感受,就今年换一个方式过年,放松一下,有何不可?
近来,就这个话题月梅跟曾斌探讨了几次,传统观念极强的曾斌都否决了月梅的提议 。月梅越想越糟心 。你们有没有类似的遭遇?遇到这种情况,何解?(丽君)
观点汇聚
全家总动员干活
陈柳:月梅的家庭一看就不温馨,哪有家务事让她全包的?我和家人回农村过年,和妯娌一起忙前忙后,连小孩都要打下手,客人也会来帮忙,大家各司其职,既分工又合作,忙得不亦乐乎 。厨房热气腾腾的,我们的日子也是热气腾腾的 。
谢翅飞:过年那么多的家务单由一个人干,其余的人都袖手旁观坐享其成,干活的肯定会有怨言,还可能累坏身子 。
郭华群:年是要乡下过的,父母在,家就在(特别对于过年回娘家的姑婆们),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大儿媳有意见可以理解,为她支招:做饭不要大鱼大肉,汤多点,一锅熟的多点,直接加热的多点,做简单操作的菜肴,要改变满桌菜才热情的思想,够吃就行,现在大家都是营养过剩 。
刘玉棠:过年的传统习俗难以改变,回城里过年又有逃避之嫌 。逃避终究不是办法,躲得了今年躲不了明年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实行全家总动员,买菜、洗菜、切菜、炒菜、洗碗、拖地等等,各有分工,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协作,共同把家宴办好 。家庭成员不能只动嘴不动手,坐享其成 。
王剑:坚决反对以月梅“累得直不起腰”的付出来获得春节一大家人的团团圆圆、热热闹闹 。不管办年货还是准备饭菜,一家人要同心协力、一起忙活,才体现亲人间的互相尊重、体贴和爱护,才是真正的亲情满满!
换个方式过年
刘文晖:可以请酒店的员工到家包席,这样家里既热闹,又不累人,皆大欢喜 。
【忙累的过年可否 换另一种轻松的方式表达】王广平:月梅嫂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先向公公婆婆和盘托出,告诉公公婆婆自己对行程作了周密的安排,包括坐车和来梅城住的那几天,带公公婆婆去逛逛街,试试事先看中的好几套漂亮衣服,到梅城及附近的景点看一看,让他们感受一下与平时不同的梅城春节气氛 。如果公公婆婆感受到了月梅嫂的诚意,是不会拒绝的,如此曾斌便没有了任何反对的理由 。忙碌了一年,选择轻松的过年方式,何乐而不为?
陈华:在乡下,好多家庭都还在延续旧时风俗习惯,认为大吃大喝才像过节 。如今大家生活水平有所好转,吃不应该再成为节日主打元素,相对而言要追求时尚的格调 。比如亲人聚会可以换成喝茶聊天、表演节目、旅游等形式 。我有朋友就是利用春节长假全家集体结伴外出旅游,既可以团聚,又可以开阔视野,两全其美 。(廖智/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