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善军
来源 | 小朱的读书笔记前一段时间,尽管一直封禁在学校里面,但是也没有闲着,主要还是忙着修改毕业论文和准备答辩事项 。身边有些朋友也相继完成了答辩,准备或者已经完成了离校返乡的计划 。对于我来说,读数学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学历和学位,更多地是一种基于自身强烈意愿要去做的事情 。今天完成了答辩PPT的制作,结合前一段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谈谈自己读研这三年的一些感悟 。1.读研最重要的是精专数学是一个不好读的专业 。数学问题有很多,读硕士其实也就是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里面可以做的问题其实不多 。研究生阶段不比本科阶段,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去读很多参考书,实际上研究生阶段更多的是要动手做问题了,主要表现在要开始看文献,小论文只是你问题解决的一个呈现方式 。既然开始看文献,自然就不能几个领域里面来回跳 。研究生阶段还是打基础的时候,还远没有达到可以融合几个领域做跨方向研究,这样也很难做得深 。要精心看好十几篇重要文献,粗略阅读几十篇文章,从这些文献出发寻找问题来做 。当然,研一打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如,读PDE(偏微分方程)方向绕不开阅读Evans的偏微分方程书籍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读文献是非常吃力的 。2.要学会看到一篇文献在该领域里的价值看文献与看书有些不同,数学书往往是记录已经知道的东西,其内容往往是自封闭的,而数学文献则是一步步推进的 。也就是说,当看到一篇文献看不懂,咋办?学会追踪溯源,看看它参考了哪些文献 。通过读这些参考文献,你一步步去解决你在这篇文献中迷惑的地方 。当然,很有趣的现象是,有可能追踪来追踪去,你发现可能这篇文章中的个别地方几乎找不到来源 。这种现象往往是,在作者看来它是非常显然的,而你觉得不显然,这个时候要学会把不显然的东西转化为显然的东西 。当然,这个还只是说一些细节层面的 。真正的价值却在于:要看到这篇文献到底做了什么工作,它对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 。我们时常会陷入进纷繁复杂的细节计算中,这个就是小镇做题家的思维了,而不是做数学的打开方式 。做数学要谈思想谈理论的,光会计算可不行,你要知道这个定理到底说了什么事情,也就是要解决What这个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实际上懂得Why和How可能也是于事无补的 。Why也就是作者为什么要去研究这个问题,How则是作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当然是具体的证明细节) 。知道作者解决了什么问题,非常关键 。只可惜,大多数人读的时候并不是很关心 。3.多多关注论文里面的假设条件数学文章里面的一个特点就是,定理的开头总是提出很多假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Assumption 。我们写英文的时候,总是喜欢写:We assume that...假设个鬼!到底能不能这样假设?要多多问问自己!能不能去掉这个假设条件,这个假设条件是否是充分必要的,这个假设条件可不可以弱化一下?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可以思考的 。举个例子,高等数学里面的罗尔中值定理的假设条件是:
“函数注意,这三个条件能不能去掉一个?为什么不能去掉,能不能举出反例来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回去看看同济的高数书,那里有你想要的答案 。道理是类似的,看文献的时候一定要多看看假设条件,这个条件不相同往往不能直接套用,切记切记!4.LaTex用起来!如果你正在读或者即将读数学研究生,稍微听过一些学术报告,你就会发现大家都在用LaTex 。高德纳老前辈开发出来的Tex系统,如此美妙,可以将数学公式用代码的方式编译出来,不用岂不是辜负他老人家的一番美意?LaTex的用处除了可以用于写作毕业论文,还可以用来制作幻灯片 。因此,作为一个数学系研究生,一定要提前学习起来,让它为我们排版做服务 。Word当然是要用的,只是可以不用在这种场合之下 。不论是将来在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还是平时的讨论班汇报,LaTex都是有用武之地的 。5.写好毕业论文不容易,最关键是能否将研究工作讲明白一篇毕业论文无外乎是包含摘要,绪论,理论背景,主要定理,证明过程,参考文献等 。这个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门面,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很关键的就是所谓的绪论,至少评审专家优先看你做了什么东西 。从绪论开始,一步步引入你所做的工作 。绪论往往包含:在 上连续, 在 上可导,且 .” 【来自一名数学研究生的毕业感悟】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
- ......
“导师事先自己找到了这片森林里面的羊,然后先把它整的半死不活,就差最后一口气了,然后喊你过来给它致命一击 。”当然,最终的情况也许是:导师在不断地给你降低难度,以至于就是把死羊摆在你的面前 。这只羊就是最后的毕业论文了 。8.不要总说自己因为喜欢数学就一定要做研究,明确自己的方向更重要从小到大以来,碰到不少人跟我说自己喜欢数学,一定要做研究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说实话,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想起来曾经有位老师说:不要假装喜欢数学,大多数人喜欢的只是数学带来的光环罢了 。扪心自问,你的内心是否真的喜欢研究数学?是否享受一个人孤独探索带来的乐趣?认清自己,往往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 。只是,我们总是习惯性给自己加戏 。从数学系毕业,不论是做中学老师也好,转行去计算机和金融也罢,还是做其他行业,都很不错 。职业不分高低贵贱,自己开心就好 。总结一下,不知不觉说了近3000字,分享自己三年以来的读研感受 。文字或许丧失了逻辑性,但是意思大概就是这样 。最后一句:祝各位毕业生毕业快乐,虽然疫情让我们心情变得阴晴不定,但我想这也是我们人生的一次磨练 。人生下来就是要吃苦的,读数学没准就是苦中作乐,这就是我读研以来的最大收获!
推荐阅读
- 学霸非天生,班级前10名的孩子,90%都来自这4种家庭!
- 宋元四大数学家是谁,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数学家
- 什么是太极?太极的由来是什么意思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工长
- x的平方等于40求x
- 数三考研用什么书,考研数学培训班发什么书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生产班组长 如何当好生产一线班组长
- 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文化
- 数学双胞胎问题
-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