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语自《管子·权修》篇 , 原文是:“一年之计 ,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 莫如树人 。”管仲是从一位政治家的高度 , 高度概括出了取得短暂利益和长久利益的关系 , 如果要想成功 , 便需历经千辛万苦 , 方可取得卓越成就 。

文章插图
作为教师 , “教书育人”是其本职工作 。当全社会把这句话当成口号喊的时候 , 师者反而从内心深处 , 并不再重视“教书育人”的内在含义 。其实 , 这与现在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教书育人”其实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 从不是某一位名师的一堂课程就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大学生 , 也不是教育每天开展各类评比就能达到 的终极目标 。
目前教师受累太多 。当全社会都在关注“教书”的实际效果的时候;当各类培训班、素质提升班、智力托展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的时候;当中考、高考的分数就像“紧箍咒”一样 , 让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成了唐三藏鞍前马后的那个孙行者的时候 ,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天马行空的情怀 , 还有长期培养的勇气 , 最后面对各类职称考试、扶贫、比赛、打卡……没有一个人还能静若处子 , 安守本心 , 按部就班地一路走下去……一句话 , 现在的教育 , 已经背离“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的初始目标 , 而且渐行渐远 。

文章插图
教育是长期实践的过程 。我们读过《西游记》 , 知道在天地之间 , 有一石卵饱吸天地之灵气 , 日月之精华 , 突然一日产一石猴 , 后成为水帘洞洞主 , 花果山之王 , 后来在生活实践中 , 实现和满足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后 , 决定翻山越岭、漂洋过海去拜师学艺学得长生不老之术 , 后来在西牛贺洲拜菩提祖师为师学艺 , 得名孙悟空 , 学会地煞七十二变、筋斗云等高超的法术 。
到这个时候 , 孙悟空的所接受的才算是他人生中的初级教育 。于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孙悟空 , 才惹是生非 , 闹出“大闹天宫”的祸端 , 后来被佛祖压在五指山下 , 接受继续教育500年 。然后一路成长 , 最终保唐僧西天取经 , 终成正果——西天斗战胜佛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下一句】反观我们的教育本源 , 必须秉承初级教育与终生学习的关系 , 只有这样 , 才能真正达到“十年树木 , 百年树人”的目的 。试想 , 连孙悟空这样的超级大神都要经过500年的“收心教育” , 何况处于信息高速发达 , 知识随时更迭的现代社会?
推荐阅读
- 源于临淄的成语典故
- 宋朝多少年,为什么说宋朝是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呢
- 类似百年孤独的名著
- 百年人寿重疾的等待期是多长时间
- 结婚红包贺词 怎么写新婚红包
- 二千五百年前是什么朝代
- 教师节的名言
- 《百年孤独》讲的什么
- 结婚祝福语大全简短一句话
- 花开富贵百年好合用在结婚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