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一、吴越争霸: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和典故 。今天讲尝苦胆又尝便便的越王勾践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越国历史悠久,始祖是大禹 。公元前496年,越国老国王病死,勾践刚刚继承王位 。吴王阖闾(hé lv)就趁局势未稳,大举伐越,气势汹汹,连战连胜 。企图吞并越国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二、吴王阖闾伐越,战败而死:
越王勾践看到直面难以取胜,就想到出奇制胜的办法:他派大牢中的死囚出战 。允诺他们:完成使命,就按烈士功臣来厚葬和抚恤 。
众死囚们无不答应 。蛮族人重信守诺,没有掉链子的 。这些死囚们身穿军服,手持宝剑,列队步行至吴国军队阵前,齐声呐喊着相继自杀身亡 。
吴国军队虽身经百战,却从未见此阵仗 。疑惑万分,交头接耳,不知所措 。突然,越军鼓声大作,蓄势待发的敢死队冲杀过来 。没回过神的吴国军队措手不及,顿时溃败 。
战乱中,吴王阖闾被砍伤右脚,鞋掉了都来不及捡 。虽然被部下救起,但是,阖闾年老不能忍痛,逃行七里,便大叫一声,一命呜呼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三、吴王夫差伐越,大获全胜:
夫差继承吴国王位 。为报父仇,他天天操兵练马,日日让人对自己大声:“夫差,你忘了杀父之仇吗?”
夫差涕而高声答:“不敢忘!”
一问一答,杀气冲天 。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守孝期满,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pǐ)为副将攻伐越国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越王勾践出兵迎战 。大夫范蠡(lí)、文种劝阻到:“夫差满怀愤怒、一心复仇,势不可挡,不如暂时求和,再从长计议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勾践年轻气盛,怎肯认输求和?亲率3万大军迎战,可惜被杀的落花流水,只剩下5千残兵败将逃往会稽山 。吴王夫差随后追到,伍子胥驻兵右边,伯嚭驻兵左边,把会稽山团团围住 。夫差负仇而来,必要将勾践置于死地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四、文种贿赂伯嚭:
勾践命在旦夕,绝望至极 。文种进谏到:“吴国太宰伯嚭贪财好色、嫉贤妒能,吴王敬畏伍子胥而亲近伯嚭 。我们要投其所好,偷偷贿赂他求和,保住性命,以图东山再起 。”
勾便践准备大量金银珠宝和美女20名,派文种连夜给伯嚭送去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伯嚭见到厚礼,心动三分,对文种说:“越国朝夕就会灭亡,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你何必如此?”
文种道:“越国亡了,美女财宝都归吴王 。太宰您能够得多少呢?不如成全越国,越王感您大恩,每年送礼,未入王宫,先入太宰府中,这不好吗?”
伯嚭心中大喜,答应了文种的要求 。动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吴王和谈 。
五、伍子胥一劝吴王夫差被拒:
伍子胥听说此事,急忙来到中军大帐,怒斥道:“不可!不可!吴越势不两立 。如果吴不能灭越,越必灭吴 。何况大王又有先王之仇,不灭吴国,大王岂不违背了自己的誓言?”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吴王一来被伯嚭洗脑,二来见和谈条件丰厚,三来厌烦了伍子胥那种刚直不阿的老干部面孔和语气 。不顾伍子胥劝阻,答应了和谈 。伍子胥愤然离去 。
和谈的条件是:越国是吴国的属国,每年供奉粮食财产,勾践还要到吴国为奴,侍奉吴王 。
六、国破、家亡、臣在、王为奴:
离开越国的日期到了,勾践祭祀宗庙后,双泪长流,痛哭着对群臣说:“我即位以来,兢兢业业,不敢懈怠,没想到一仗打败,落得国破家亡,千里做囚,我这一去,怕是没有归期了!”
文种劝道:“想当初,成汤囚于夏台,文王拘于美里,后来都一举成王 。艰苦才能磨砺人成就大事业 。大王只要善承天意,自有复兴之日 。”
勾践收泪道:“诸卿愿意为我分忧吗?谁愿意跟我去吴国为奴?谁愿意替我留越国掌管国事?”
文种道:“管理国事,范蠡不如我;随机应变,我不如范蠡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范蠡赞同道:“说的对!文种留下管理国事,我随大王去吴国!”大臣们也自告奋勇承担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
勾践感激不尽,留下诸位大臣守国,只带夫人和范蠡,三人离开越国 。
七、勾践沦为弼马温:
在吴国,夫差安排勾践夫妇住在阖闾墓旁的石屋里,饲养马匹 。夫差每次出游,勾践都拿着马鞭子,赶车随行 。老百姓好奇,指着他议论纷纷:“啧啧!这个赶车的就是越王!”勾践只能低头听着 。可怜一代君王沦落成异国马夫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勾践夫妇住在石屋养马放牛,一连三年 。范蠡朝夕侍候,勤俭恭敬,寸步不离 。
有一天,夫差登上姑苏台,望见勾践夫妇端坐在一堆马粪旁,范蠡笔直的站在左侧,仍严格保持着君臣礼仪 。心中暗暗敬佩 。
于是召见范蠡说:“勾践无道,连累你也跟着受苦,我想赦免你,用你为官,怎样啊?”
范蠡拜辞道:“亡国之臣,不敢语政;败军之将,不敢言勇 。因为我无能,辅佐不好勾践才冒犯您,您不加罪就感激涕零了,不敢奢望富贵 。”
八、伍子胥二劝吴王夫差被拒:
夫差只好让范蠡继续跟随勾践 。并经常派人查看 。见勾践切草喂马,夫人除粪扫地,范蠡劈柴烧饭 。没有一点儿仇恨和埋怨的样子 。
夫差对伯嚭说:“勾践君臣真是令人敬佩!”
伯嚭说:“也实在可怜!”
夫差问:“你说能放了他们吗?”
伯嚭说:“大王真是胸怀宽广,越王肯定会感恩厚报的 。”
夫差被恭维,心情很好,决定择日释放勾践 。
伍子胥知道后,急忙来见夫差说:“商纣王囚周文王而不斩,反被周灭;大王囚越王而不诛,当心重蹈商纣王覆辙!”
夫差听了伍子胥的话,犹豫不决 。恰逢此时,夫差感染风寒,一连三月卧床不起 。
九、勾践尝粪: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范蠡对勾践说:“我已占卜过,夫差近日可以痊愈 。大王可前去探病,要求品尝他粪便,预测病愈日期 。夫差内心感动,释放就有希望了 。”
勾践垂泪道:“我虽落难,也曾南面为君,怎可如此含污忍辱?”
范蠡道:“欲成大事,不拘细节 。夫差有妇人之仁,无丈夫之决,你必须这样做,才能得到他的怜悯!”
于是,勾践来到夫差床前,叩头道:听说大王身体抱恙,我寝食难安,非常挂念……说着,哭了起来,夫差非常感动 。
不一会儿,夫差要大便,让勾践暂且回避 。勾践说:“我学过医,看粪便颜色,就知道病情 。”于是,恭恭敬敬站在门口候着 。
夫差大便后,勾践打开粪桶盖,闻了又闻,又用手取些粪便,放进嘴里,然后,高兴地跑到夫差面前,跪地恭贺道:“大王三日内就能痊愈!我刚才品尝了大王的粪便,味苦且酸,按医理来说,很快就能痊愈!”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夫差念其忠心,感动至极 。问伯嚭说:“你能这样做吗?”
伯嚭摇头说:“我虽然非常敬爱大王,但做这样的事,我不能 。”
夫差说:“不但是你,就是我儿子也难做啊!”当下答应勾践,等病好了,就放他回国 。
十、伍子胥三劝吴王夫差被拒:
三天后,夫差果然病愈 。夫差很高兴,宴请勾践,大臣们都入席参加,只有伍子胥拂袖而去 。
伯嚭说:“大王以仁者之心,赦仁者之过,所谓:‘同声相和、同气相求’今天的酒宴,仁者应当留下,不仁者自当离开!”夫差听了很入耳,喝了个一醉方休 。
第二天,伍子胥进宫问夫差:“昨日大王以客礼宴仇人,是何用意?”
夫差不高兴地说:“我病了三个月,没听到你一句安慰话 。倒是勾践尝粪诊病,暖我身心 。”
伍子胥说:“虎弯腰,是要攻击;狐缩身,是想猎取 。勾践为大王品尝粪便,实际是想吃大王的心 。千万不要被蒙蔽啊!”
夫差不耐烦地说:“我已决定放他回国,你不必多说了!”
伍子胥劝也无用,忧心忡忡地走了 。
十一、勾践卧薪尝胆:
却说勾践回到越国,见山川重秀,天地再清,感慨万分:“没想到能再回来执政啊!”说罢与夫人相对而泣 。范蠡和众大臣也掉下泪来 。
勾践心念会稽之耻,迁都于此,以自警惕 。回到祖国,勾践没有住进王宫,而是搬进了一间连被褥都没有的茅草房 。在柴草上睡觉、办理政务 。还在屋里悬挂苦胆,每天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下苦胆,以苦味提醒自己时刻不忘在吴国为奴尝粪的屈辱 。这就是我们都熟悉的卧薪尝胆的故事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十二、君民同心,家富国强:
此外,勾践以身作则,食不加肉、衣不重彩,勤于政务;要求朝臣们廉洁奉公,严以律己;对百姓宽容仁爱,七年不收赋税 。颁布法令:男年满20必娶,女年满17必嫁 。奖励生育,两个孩子的,国家抚养一个,三个孩子的,国家抚养两个 。各项利民政策使得百姓安居乐业,越国渐渐富强起来 。
可是,勾践自从尝粪之后,常患口臭 。范蠡在城北山中采摘一种蔬菜,名叫蕺(jí)菜(也叫鱼腥草),蕺菜略有气味 。范蠡便令满朝文武食之,以混淆勾践口臭之气 。后人管这座山叫蕺山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十三、破吴七术:
勾践时刻没忘饲马尝粪之耻,向文种求教灭吴之计 。文种说:“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大王报仇,必先投其所好,然后才能置之于死地 。”
勾践问:“怎样能置夫差于死地?”
文种说:“臣有破吴七术 。
第一:进贡钱财,麻痹其斗志;
第二:购买吴国米面,减少其积粮;
第三:多送美女,迷惑其心智;
第四:多送巧工良匠,促其大兴土木,来耗费其财力;
第五:拍马奉承夫差,以扰乱其决策;
第六:除掉吴国忠诚谏臣;
第七:积财练兵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十四、破吴七术之四:
勾践大喜道:“这七种方法,先用哪一个?”
文种说:“夫差正在扩建姑苏台,大王可深山伐木,献给夫差,促其大兴土木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伍子胥看到勾践送来的木料,甚为担忧,对夫差说:“从前,夏桀建灵台,商纣建鹿台,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以致灭亡 。大王不可接受勾践的木料 。”
夫差怎肯丢掉到口肥肉,不顾劝阻,把木料全部用于扩建姑苏台上 。经过五年昼夜施工,姑苏台终于建成,无比壮观 。高百丈,登台一眼可看出二百里,但是,累死百姓不计其数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十五、破吴七术之三:
勾践听说姑苏台已建成,高兴地说:“可以用美人计了!”于是用半年时间的精挑细选,选出绝色美女西施,经三年才艺训练,送给夫差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夫差见西施美若天仙,心神俱醉,当时就意乱情迷,不能自己 。
伍子胥进奏道:“商纣因妲己而亡,幽王因褒姒而死 。美色实是亡国之物,大王不可接受 。”
夫差色心满满,只嫌伍子胥啰嗦乏味 。常常拒绝伍子胥的求见 。终日和西施在姑苏台上听歌赏舞,过着风花雪月的日子,不理朝政 。
十六、破吴七术之二
文种听说夫差宠幸西施,荒废国政,向勾践继续献计说:“大王可谎称粮食欠收,向吴国借粮 。”
伍子胥劝阻道:“越国并非闹饥荒,分别是有意弄空我吴国粮仓,不可借粮!”
伯嚭进奏道:“伍相国说的太过分了,救助邻国饥荒,是应有之举 。”
夫差便借一万石粮食给越国,要求按期奉还 。
第二年,文种将颗粒饱满的果实煮熟后还给吴国 。吴国百姓不知情,播下稻谷,却不见生根发芽,饥荒遍野 。
十七、伍子胥七劝吴王夫差获死罪:
这天,勾践亲自到吴国拜见夫差叙旧 。夫差高兴极了,大摆酒宴,款待勾践 。宴席上,夫差赞赏勾践忠心耿耿,群臣齐声附和,唯有伍子胥愤然站起,仰天长叹:“吴国将亡,宗庙将毁!”
夫差大怒道:“你多次口出丧言,要不是看在你是先王老臣的份上,我早杀了你,你给我退下,永远别来见我!”
伍子胥也怒道:“忠臣不在,昏君也不能苟延多久,我这就与大王永别,不会再见了!”说罢,离席而去 。
夫差余怒未消,伯嚭又奏道:“伍子胥早就把儿子托付给齐国大臣鲍息,看来,他早有反叛之意 。”
夫差听了,气的咬牙切齿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当晚,夫差命人将宝剑“属镂”送给伍子胥 。让他自刎而死 。
伍子胥长叹道:“我今日死,明日越兵来犯,夫差就要身死国亡了!”转身又对家人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悬挂于都城东门,我要亲眼看着越兵攻入吴国 。”说罢自刎而死 。
十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夫差杀了伍子胥,封伯嚭为相国 。又要北上与诸侯会盟,打算称霸 。
夫差的儿子太子友见父亲想要北上称霸,只恐越兵趁虚入侵 。又怕触怒夫差,于是,打算用比喻的方法感悟其父 。
这天清晨,太子友手持弓箭,浑身湿漉漉地从后花园走来,夫差见了,忙问他为何弄成这个样子 。
太子友说:“孩儿看到大树上一只秋蝉迎风长鸣,十分悠闲,却不知身后有一只螳螂曳腰躬身,正打算吃掉它;螳螂眼盯着秋蝉,却不知树荫中一只黄雀正准备将它啄食;黄雀眼盯着螳螂,却不防备孩儿手中的弹弓;孩儿眼盯着黄雀,却没防备沟坎,所以跌入水中,浑身湿透!”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夫差笑道:“你跟黄雀、螳螂一样,只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之忧!真是太傻了!”
太子友说:“父王比我们还傻呢!父王不听伍相国劝阻,反而将他杀死 。如今又要北上会盟称霸,却不提防越王勾践趁虚而入!”
夫差大怒道:“这是伍子胥的唾沫残余,我早就听厌烦了 。你拐着弯子阻挠我称霸大业,你不是我儿子,你给我滚…” 所谓“上帝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疯狂” 。此时的夫差,眼里只有称霸,没有其他 。
太子友吓坏了,慌忙跑开 。
十九、吴王夫差之死:
几天以后,夫差亲率大军北上 。
勾践见时机已到,大举攻伐吴国 。
吴国百姓送军到城外,留着眼泪对子弟说:“此行若不能灭吴,就别回来见我们!”
勾践非常感动,当即下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不出征;兄弟都在军中的,兄不出征;有父母无兄弟的,回去敬养父母;有疾病的可以回去,由国家负责治病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越军欢声如雷,士气大振,势如破竹,很快攻陷吴国都城,杀死太子友、焚毁姑苏台 。勾践慌忙返回救援,但已无力回天 。
勾践手握“步光”宝剑,逼近夫差营前,派人传话给夫差:“世上无万岁之君,终归一死,吴王何必非等越王亲自动手呢?”
夫差长叹数声,哭道:“我有何脸面去见伍子胥啊!”转身对随从说:“我死后,用三幅罗帕遮盖住我的脸 。”说罢,自刎而死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二十、吴越之争结束:
勾践登上吴国宫殿,接受百官朝拜 。伯嚭也在其中,他倚仗自己斡旋之功,满脸得意之色 。
勾践把伯嚭叫来说:“你是吴国之臣,我怎能委屈你,你的大王在阳山,你也跟随而去吧!”说罢,下令处死伯嚭 。卖国贼的下场 。
至此,吴越之间恩怨彻底结束 。越国灭掉吴国 。一跃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
二十一、范蠡急流勇退:
勾践大宴群臣,共贺灭吴成功 。席间,群臣欢声笑语,唯有勾践面无喜色 。范蠡见了,暗暗叹道:“勾践不想把功劳落在大臣名下,疑忌之心,已露端倪 。”
第二天,范蠡不顾勾践劝阻,急流勇退,辞官经商成为巨富 。被后人称为“商圣” 。范蠡后来定居于陶,自称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名扬天下” 。很多后人供奉他,尊他为财神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当日,文种接到一封范蠡的亲笔信,上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忍辱妒功,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 。你今日不走,他日必有祸患 。”
文种看完信后,怏怏不乐,但没有深信,以为范蠡多虑了 。
数日后,勾践率军返回越国,西施随行 。途中,勾践夫人命人暗中将西施沉入江中,并说:“这是亡国之物,不可留下!”
二十二、敌国破,谋臣亡——文种之死:
勾践回国后,不仅不封赏有功之臣,反而与老臣日渐疏远 。一些大臣纷纷告老还乡 。文种心念范蠡之言,托病不再上朝 。
可是,勾践了解文种的才干,怕他有朝一日谋反作乱,无人能制,决心除掉,以绝后患 。
这天,勾践突然到文种家去探病 。勾践说:“我听说‘志士不忧身死,而忧道之不行’ 。你灭吴七术,我只用了三种,剩下四种 。你带到地下侍奉先王吧!”说罢,留下佩剑,登车回朝 。
文种取剑一看,上面刻有“属镂”二字 。正是当年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自杀的宝剑 。文种抚剑长叹道:“我不听范蠡之言,今日终于死在越王之手,我真是太蠢了 。”然后又笑道:“我可与忠臣伍子胥齐名,没有什么怨恨了!”说完,举剑自刎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灭吴、杀功臣后,勾践开始懈怠,沉迷于美色 。自此国力逐渐衰落,最终被楚国吞并 。
失意者学习的榜样——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厚积薄发的勾践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