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有多种说法:一是行人在清明祭拜之时,吊念逝者祖先,心情自然低落;二是清明遇到下雨天,影响行人的踏青活动,故而非常失落 。
“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的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为什么“断魂”呢?
因为“古墓花影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 。”
冬后生命的篷勃生长,使人想起逝去的祖宗亲友 。
这首唐代诗人杜牧的吟咏清明的小诗,
今天读来仍然那么哀怨,那么亲切 。
可见古往今来,
人性中某些共同的、美好的感情,
四海相通,古今相通 。?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
生者总是会不断地成为逝者 。
下一代不断成长,上一共不断地老朽,
不断地死亡,这是生物的规律,自然的规律 。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延续 。?
在这里我们尽情道出对亲人绻绻的思念,
洒下所有的泪,回忆不再是生活的负担 。
在这里我们再次体会人世间的爱心与温暖,
拼合破碎的心,微笑着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
在这里我们感慨世事无常人生苦短,
曾经真正爱过,生命便不存在遗憾 。
援手于他人危难,自己在挫折中保持乐观,
只要心中有爱,人生永远是美丽的春天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意思唐人杜牧有首诗脍炙人口:圈粉无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般如此解释:清明节这一天杜牧在郊外游玩,天上下着绵绵细雨,杜牧失魂落魄,碰到一个放牛的孩子就问,小朋友你说附近那里有酒馆啊,我去喝一杯 。牧童用牛鞭指着远处杏花盛开的村庄说,呶,那个村子里就有酒馆 。
这里的行人,就是杜牧本人,而不是来来往往的行人 。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也就是说,清明的意思就是天气清爽明丽 。
那么杜牧写的清明节是清明节这一天吗 。未必,人家写的是清明时节,指的是节气,不是节日 。我们老家在过年期间,都说一句话,大年时节的要说拜年话,不能说骂人话 。这里的时节,就是过年这段时间,而不是专指大年三十这一天 。
大唐清明节也放假 。大唐王朝全年节假日是这么安排的:“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寒食到清明四日,八月十五、夏至及腊日各三日” 。就是说元旦和冬至两个节日,各放假7天;清明和寒食节连在一起,放假4天;夏至、中秋节和腊日(腊八)各放假3天 。唐肃宗时期,清明节增加到七天,唐代宗改为五天,唐德宗又改为七天 。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其实唐朝人过清明节,最重要的还不是清明节,而是寒食节 。
寒食节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 。晋公子重耳带了一帮随从逃往十九年,有六个不离不弃,其中就有介子推 。结果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就把封赏介子推的事给靠后了 。春秋时期的人耻辱感特别强,脾气特别大,介子推一气之下跑回家,带着老娘上了首阳山,拒不出仕 。重耳亲自去请,坚决不下山 。重耳心说,那我放火烧山,看你出不出来 。结果不知道是介子推跑不出来还是不想出来,总之是烧死了 。
重耳大哭,厚葬,号召全晋国人向介子推学习 。同时规定,介子推烧死这一天全国人民不能生火,吃饭要吃冷食 。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跟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意思是一样的 。为啥要纪念介子推,因为介子推忠君爱国,跟屈原一样 。有人说是纪念他不出山当官,此言不确 。不当官有啥可纪念的 。
所以最早的清明节也是纪念介子推的 。给介子推上坟烧纸 。后来加入了孝的元素,有忠必有孝么,于是也提倡给自己祖宗上坟烧纸 。寒食节和清明节也就一块儿过了 。清明节一般在寒食节的前一天 。因为第二天不能开火,清明节这一天又要供奉祖先,所以清明节这一天会做好多好吃的,还得喝酒,祖宗喝,自己也喝 。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我们要注意一点,寒食节不开火是法定的,开火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 。并非像端午节吃粽子不吃也行 。所以到了这一天,“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想开火是要皇帝特批的 。韩翃的《寒食》流传千古: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里的五侯,也就是权贵阶层能够开火生烟,都是经过皇帝批准的 。当然当时宦官专权,皇帝也管不了他们 。
因《枫桥夜泊》而久负盛名的诗人张继,其《闾门即事》也写了寒食清明一起过的风俗: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节这一天正是万家烟火的时候,但却没有几家生火做饭,因为战乱之后人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 。
大唐时期的寒食清明期间的活动多种多样,有祭祠上坟的,有郊游踏青的,有玩秋千的,有玩拔河的,有玩蹴鞠的,有玩斗鸡的,有放纸鸢的,富贵人家或风雅之士,则往往趁此良日举行宴集,饮酒斗茗,品诗论文 。
杜淹《吟寒食斗鸡应秦王教》,写斗鸡的:“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 。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 。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 。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 。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还有拔河的:“清明,上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絚两头系十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以力弱者为输 。时七宰相、二附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 。仆射韦巨源,少师唐休因年老随絚而踣,久不能起,帝及皇后妃主以为笑乐 。”
与所有节日都背离了其初衷,最终归结为吃喝玩乐一样,寒食节清明节也如是 。本来这是两个宣扬忠孝的节日,结果都打了马球放了风筝斗了鸡拔了河喝了酒 。
所以说为啥杜牧要断魂呢,因为他是行人,是路人,是远在异乡的游子,看到本地人纷纷上坟扫墓归来,玩得不亦乐乎,自己却连给祖先上个坟都是奢望,只好去喝酒消愁了 。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