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

文章插图
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
克服学习障碍的方法
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必要条件
家庭是培养健康情感、良好习惯、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的第一个基地,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极大,对心理障碍产生或消除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
家长不能溺爱和娇宠孩子,尤其不能以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作为对学习的奖赏,许多不良习惯常由此产生,最后发展为心理障碍 。为此,家长应该学一点教育学、心理学常识,目前正在兴起的家长学校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尤其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更为必要 。
家长应该尊重和理解孩子 , 这一点在我们这个封建时期漫长的国家里特别值得宣传和提倡 。不少家长还认为对孩子拥有至高的权力,可以随意打骂,根本不知道要去尊重孩子的人格,更谈不上理解 。有些封闭、孤独、狭隘、自卑的学生往往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的产物 。
家长应正确认识和估价自己的孩子 。望子成龙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对孩子提出的学习目标不可过高,否则,就会导致他们产生心理障碍 。
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是关键
社会、家庭、学校的综合治理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 , 但预防和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还必须通过学生内因产生效果,因此加强学生自身的修养才是问题的关键 。
帮助中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目标 。每个升入中学的学生都有一种新鲜感、自豪感,也都有重新开始好好干一番的潜在愿望,这时一定要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新的学习目标,这样就不会松懈 , 才能尽快适应中学多学科的学习要求 , 适应儿童到少年的过渡 。
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在学习上应保持适度的紧张,以集中注意力;在行动上要善于自我激励和反省,通过自我暗示、自我说服,克服盲目冲动,把“独立性”、“成人感”导向自强、自尊、自控的境界 。
教育中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论听课、自习、复习、作业都要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 。要学会主动反馈学习情况,如主动回答提问,及时反映疑问,对不懂的、不适应的、甚至不满意的问题都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和反映,以求得老师的了解和帮助,一个主动接近和求助于老师的学生 , 收益往往要比封闭自己大得多 。
帮助中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比如总结过去的学习经验教训 , 看哪些方法对自己有效;也可以比较自己各科的学习情况,思考一下为什么某门课好些,某门课却不行,从中找出原因和方法,再比如同一门课为什么有的章节、定理、文章理解的深透些 。有的又差些 。养成善于总结、思考和自我调节的习惯,逐渐完善一套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 。
培养中学生尽快适应、关心和热爱班集体,团结同学,与大家建立真诚的友谊 。温暖的班集体是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健康成长愉快生活的好园地 。
逐渐树立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会辨别是非、美丑、真伪、善恶,懂得坚持真理,抑制不良影响,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要求,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也起着完善班集体的作用 。
告诉中学生每当烦恼、苦闷时,要坦诚地向老师倾吐 , 求得理解和帮助 , 遇到表扬或批评要自警和自?。?遇到诱惑要自控,要使自己保持开朗和愉快,自然就不会出现什么心理障碍了 。
正确的学校教育是重要因素
中学生的活动大部分在学校,学校教育正确应该说是预防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
为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 我们认为初中不应该设重点学校 , 所有学校都不应该设重点班(高中问题这里暂不作讨论) 。这种等级划分对少年的心理影响弊多于利 。解决这个问题是预防某些心理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 。
对学生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应该成为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学生是人,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与他们平等相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心理的需要和感情上的渴望,尊重需要是较高层次的需要,中学生对此的要求尤为强烈 。而尊重是要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上的,要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以“假如我是学生”的心理去感受、思考、分析和体验问题,就能沟通学生的感情,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
提倡疏导,忌用堵塞,这应该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条原则 。对学生严格要求无疑是正确的,但绝不能用关卡压的手段来对付学生,更不能随意训斥和惩罚 。特别对已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堵塞会适得其反,只有通过感情交流、意见沟通、热情帮助、积极引导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暖之以心、扶之以行,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
学校应施行正确的性心理教育,让学生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把青春期教育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结合起来,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 。
推荐阅读
- 如何克服妒忌心理
- 克服心理焦虑的小窍门
- 盘点独生子女常见的性格心理障碍
- 什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
- 如何克服恐高症状
- 克服拖延症的方法
- 裤绳打结技巧 我们一起学习下
- 如何克服逆反心理
- 克服害羞的10个方法
- 养宠物能够克服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