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 但入伏日期总是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 叫做三伏 。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 , 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 。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 , 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在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 。伏,是避暑之意 。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 , 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
【哪天入伏】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 。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 , 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 , 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 , 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 。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
推荐阅读
- 冬至什么时候
- 夏至三庚入伏怎么算的
- 夏至是最热的时候吗
- 每年最热的时候是哪几天
- 小暑就是入伏吗?
- 为什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是三伏
- 猴年马月的由来
- 狗狗每年几月份换毛
- 关于个人去港澳通行证
- 关于纳税名言警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