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

文章插图
大家好,小甜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庄子一则北冥有鱼,庄子一则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2、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
3、化而为鸟 , 其名为鹏 。
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5、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6、南冥者,天池也 。
7、《齐谐》者,志怪者也 。
8、《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9、去以六月息者也 。
10、”野马也 , 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1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1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1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
14、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15、故九万里 。
16、则风斯在下矣 , 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17、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 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
18、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 。
19、小年不及大年 。
20、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 ,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
21、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 五百岁为秋 。
22、上占有大椿者 ,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2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
24、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
25、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
26、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
27、有鸟焉,其名为鹏 。
28、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
29、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30、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 , 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
31、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
32、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 , 它的名字叫做鲲 。
33、鲲的体积 , 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
34、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
35、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
36、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
37、《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
38、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 , 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 。
39、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
40、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 , 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
41、再说水汇积不深 , 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 。
42、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 。
43、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 。
44、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 。
【庄子一则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45、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狂风就在它的身下,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 。
46、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我从地面急速起飞 , 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还是饱饱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到千里之外去,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 。
47、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小聪明赶不上大智慧,寿命短比不上寿命长 。
48、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清晨的菌类不会懂得什么是晦朔,寒蝉也不会懂得什么是春秋,这就是短寿 。
49、楚国南边有叫冥灵的大龟,它把五百年当作春,把五百年当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树,它把八千年当作春 。
50、把八千年当作秋 , 这就是长寿 。
51、可是彭祖到如今还是以年寿长久而闻名于世,人们与他攀比,岂不可悲可叹吗?商汤询问棘的话是这样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个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 。
52、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 , 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 。
53、有一种鸟 , 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 , 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
54、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 , 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 。
55、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 , 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 。
56、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 。
57、而它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这就是小与大的不同了 。
58、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 , 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 。
59、而宋荣子却讥笑他们 。
60、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 。
61、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 , 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 。
62、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辩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宋荣子他对于整个社会,从来不急急忙忙地去追求什么 。
63、虽然如此,他还是未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
64、列子能驾风行走,那样子实在轻盈美好 。
65、而且十五天后方才返回 。
66、列子对于寻求幸福 , 从来没有急急忙忙的样子 。
67、他这样做虽然免除了行走的劳苦,可还是有所依凭呀 。
68、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达到忘我的境界 。
69、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思想修养臻于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誉和地位 。
70、扩展资料:赏析:全文构思精巧 , 善于使想象与现实结合,善于使对话与阐理结合,善于使讽刺与剖析结合,吸引边读边思 , 边思边读,读之有味味无穷成了庄子著作构思的特点 。
71、文章围绕着逍遥安排了设喻、阐理、表述三个部分 。
72、在设喻中,以鹏与鷃都无知借风力飞翔这一事实,各自显示傲慢得意的形态 。
73、顺势转入第二部分阐理上 , 从政的高官贵人平庸地显示自己的才能,像鷃雀的渺小可怜,最后提出靠豁达、无所求才能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自由虚无的境界 。
74、设喻中先写了鹏的形体,从背与翼的强而有力 , 才能“击水三千里”直上九万里,才能有视苍天如海 , 观地下如烟的高傲之情 。
75、蝉、鸠只能在原地起跳,不能有鹏的高傲胸怀,鹏的背与翼再大没有风力的帮助,也是飞不上高空 。
76、小虫鸟不自量力正如有人非要和长寿的彭祖媲美一样的可怜 。
77、作者将鹏与鷃两个形体悬殊的飞鸟进行对比,点明都靠风力才能飞翔于空中,但由此而认为自己本领大 。
78、超群不凡就是无知可悲了 。
79、文章顺势转入阐理,从有己与无己对照入手,有己的人们往往凭着自己的职位高才,可以达到“四个一”的地步,对国君能尽职,也只能靠权势发挥平庸的才能 。
80、当进入豁达无所求、无己、无功、无名境界时 , 才能摆脱世俗的缠绕,这也是无我的最高标准 。
81、第三部份为表述,通过尧让贤转作者与惠子两段对话,用大瓠和大树来阐明作者反对用大渲耀自己位尊的思想,强调要解除外来的优惠条件,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 这就是作者写作的目的 。
82、作者简介: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
83、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
84、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 ,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
85、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 。
86、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 。
87、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 。
88、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 , 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
89、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 , 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
90、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
91、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
92、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
93、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 , 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 , 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
94、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一则 。
本文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
- 说一说庄子钓于濮水的简介 庄子钓于濮水
- 说一说庄子的简介 庄子
- ??????
- 保福寺桥西-郭庄子公交场站 634路线路信息,首末班车时间,运行线路图,站点信息以及换乘指南-北京公交-北京地图
- 屈原和庄子有什么不同
- 花中四大君子是什么
- 望洋兴叹出自哪里
- 相濡以沫出自哪里
- 关于龟兔赛跑成语
- 关于早恋的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