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已恨蓬山远 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刘郎已恨蓬山远 李商隐的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晓镜但愁云鬓改 , 夜吟应觉月光寒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
这首诗 , 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 , 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 , 分离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 , 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 , 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 。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 , 第二个“难”字的出现 , 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这位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 , 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暮春时节 , 东风无力 , 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 , 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 , 全句是说 , 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 , 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 , 却又表明相会无期 , 前途是无望的 , 因此 , 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可是 , 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 。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这些感情 , 好象在无穷地循环 , 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 。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 。“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 。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 。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 。《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 。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 。“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 。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 。“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 。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 。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 。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 。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 。“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 。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 。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 。“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 。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
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 。既然会面无望 , 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 。这就是结尾两句的内容 。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 , 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 , 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 。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 。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 。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 , 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 。这样的抒情 , 联绵往复,细微精深 , 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 。
诗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从李商隐以前的诗歌创作中发现相似的描写 。在前人创作的薰陶和启发下,诗人有所继承和借鉴 。但是他并没有简单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创造性 , 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 把原来比较朴素的表现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动 , 用以反映更为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实际上已经脱去旧的形迹,成为新的创造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丰富的文学修养与他对于意境和表现手段的探索,是这首诗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 。
1. 关于刘郎的诗句
关于刘郎的诗句1.关于刘郎的诗句
刘禹锡: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李商隐: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元?。?
刘郎不用闲惆怅,且作花间共醉人
曹唐:
晓露风灯零落尽,此生无处访刘郎
周邦彦:
前度刘郎重到,访邻寻里,同时歌舞
辛弃疾: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王千秋:
要约刘郎铜雀醉,底事遽争荆楚
还有很多 。
2.请问古典诗词的刘郎,分别是哪几个人,请举例子
1. 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妪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
2. 指 汉武帝 刘彻。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
3. 指 汉高祖 刘邦。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说 。”
4. 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5. 指 东汉 刘晨。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 , 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 , 雨散云飞自此乖 。”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鸾皇,访 刘郎。”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
6. 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袅 。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 。”参见“ 刘阮 ”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 , 尽是 刘郎 去后栽 。”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苏台 苏台 隔云水 。”
3.关于刘字的诗句
1.赖得刘郎解吟咏。
2.莫欺白叟与刘君。
3.昔随刘氏定长安。
4.刘郎几度欲魂消。
5.刘郎已恨蓬山远 。
6.天下英雄谁的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7.刘葛鱼水本无二 。
8.刘侯年少气甚淳 。
9.刘家还有异同词 。
10.刘子远来今几日 。
1.忆旧游(刘苏州)
2.因梦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饮见赠(白居易)
3.寄韩谏议(杜甫)
4.鹧鸪天(苏轼)
5.无题四首(李商隐)
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7.君道曲(李白)
8.刘侯年少气甚淳(欧阳修)
9.重赠二首(柳宗元)
10.五子相送至湖陵(陈师道)
4.请问古典诗词的刘郎,分别是哪几个人,请举例子
1. 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妪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2. 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3. 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 , 肯听诗书说.”4. 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5. 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 , 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鸾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6. 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袅.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 , 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 苏台 苏台 隔云水.” 。
5.刘郎已恨蓬山远相关的句子
无题四首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来是空言去绝踪 , 月斜楼上五更钟 。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春心莫共花争发 , 一寸相思一寸灰 。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 。
楼响将登怯 , 帘烘欲过难 。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 。
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
溧阳公主年十四 , 清明暖后同墙看 。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
推荐阅读
- 哈飞路宝停产了吗
- 片段摘抄 适合摘抄的片段
- 江准瑞鹰的排气管已换新的,为什么噪音还是大
- mx5跳灯版哪里买
- 取火车票步骤 如何取火车票
- 黄晓明查获700多平方米豪宅的细节已经披露!!
- 科技前沿:乌云曝Discuz持久性漏洞 官方已确认
- 科技前沿:巴铁项目投资公司华赢凯来总部关门 招牌已拆除
- feferafe气垫bb有哪些?
- 宁波何时开始实施国六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