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在柳子厚墓志铭中的作用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墓志铭这种文体,是记载死者的世系、爵里,生平及卒葬年月与子孙状况,刻凿于石、埋入坟墓以资纪念的 。墓志铭一般分两个组成部份:前面叙事的为“志”,后面缀以韵语 , 称为“铭” 。
韩愈和柳宗元,都是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虽然两人在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上稍有龃龉,但在文学主张上却遥相呼应,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旗手 。两人私交也颇深 , 友情笃厚 。元和十四年(8l9)柳宗元死于柳州,韩愈撰《祭柳子厚文》,称赞其文才 , 悲悯其遭遇 。元和十五年(820)七月韩愈53岁 在袁州刺史任上又写了这篇墓志铭 。是韩愈晚年作品中脍炙人口的名作 。这倒并非因为它是一位古文运动倡导者给另一位古文运动大名人写的墓志铭,以“名”来吸 引人,而是在文章里体现了韩愈对朋友的公允并充满了真挚的友情 。正因如此 , 在韩愈生平为人写过的不少墓志铭中,唯《柳子厚墓志铭》这一篇不同于一般的应酬 敷衍,而是一篇真情发自肺腑、字句精心结撰的力作 。
全文共分六节 。
第一节叙述柳宗元的家世,着重突出先人的德操 , 用以衬托柳宗元的为人 。
“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 。曾伯祖奭,为唐宰相 , 与褚遂良、韩瑷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 。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 , 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
【周郎在柳子厚墓志铭中的作用】讳宗元:名宗元 。讳有“避”的意思 。古人尊敬死者,忌讳直呼其名 。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讳 。墓碑、墓志上对死者通常要称名称官衔 , 因柳宗元是老友、好友、朋友平昔以字相呼 , 所以韩愈在这儿也称他的字而不用衔名 。拓跋魏侍中:拓跋是姓 , 用以区别于三国时的曹魏 。拓跋魏即北魏,因为皇室是鲜卑拓跋氏,所以可叫拓跋魏 。侍中是当时显要的官职 , 号称“小宰相”,柳宗元祖先任此职,说明柳家是北魏以来的士族,并非如有些人说是什么新兴的庶族 。济阴公:柳庆在拓跋魏时封平齐公 , 其子柳旦,北周中书侍郎 , 封济阴公(据《隋书.柳旦传》记载) 。奭:柳奭 , 字子燕 , 柳旦之孙 , 与柳宗元高祖子夏为兄弟 , 宗元应称高伯祖 , 非曾伯也 。高宗时为中书令(即宰相),高宗王皇后的外祖父 。后来高宗要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遭韩瑗和褚遂良反对,武氏诬柳奭和韩、褚谋反,被杀 。皇考:指死去的父亲柳镇 。皇,对先人的敬称 。考 , 父已死称“考” 。事:侍奉 。弃:这里指辞官 。求为江南令:柳镇以有尊老孤弱在吴,再三辞谢,愿在江南西道(宣城)作县令 。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柳镇曾迁升殿中侍御史 , 因得罪权贵窦参 , 被贬为夔州司马 。后窦参获罪贬死,柳镇又升任侍御史 。所以说“复拜” 。
这 节意为:子厚讳宗元 。七世祖庆,是拓拔魏的侍中,封济阴公 。高伯祖奭,是唐朝的宰相,和褚遂良、韩瑗都因得罪了武后,冤死在高宗朝 。皇考讳镇,为了侍奉母 亲放弃太常博士的官职,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以后又因不愿讨好权贵,丢掉御史的官职,权贵死后 , 才再出任侍御史 , 以刚直著称 , 所往来的都是当世的名人 。
第二节写柳宗元少时的才气和成名后的声誉,高度评价其才学 。这与下文写他失意被贬的遭遇形成鲜明的对比 。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 。逮其父时,虽少年 , 已自成人 , 能取进士第 , 崭然见头角 。众谓柳氏有子矣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儁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
逮其父时: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 。逮,及 。柳镇死于贞元九年,时柳宗元二十一岁 。能取进土第:贞元九年柳宗元中进土 。崭然见头角:意谓表现出超群的才能 。崭然,突出、高峻的样子 。有子:有光耀门庭之子 。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中博学宏词科,后二年,授集贤殿正字 。集贤殿,全名为集贤殿书院,是收藏整理图书的机构 。正字,校正书籍的官 。儁杰廉悍:有才华有独特见解,并有风骨讲气节 。儁同俊 。廉悍,精警而有力 , 高出于常人 。出入:出,是说他的议论自经史百子而来,有根据 。入 , 是说他对经史百子深有研究 。百子,犹百家 。踔厉风发:形容议论时气势很壮,滔滔不绝 。踔厉,腾跃、奋起的样子 。率常屈其座人:经常使同座人为之折伏 。率:一般,常常 。交口荐誉:众口一辞予以推荐,赞誉 。
这 节意为:子厚从小就精悍机敏,无所不通晓 。当他父亲在世时 , 他年纪虽轻,已经很成熟,能够举进士及第,崭然显露头角,大家都说柳家有个好儿子了 。以后中博 学宏词科,任集贤殿正字 。他才智出众而有风骨讲气节,议论起事情来征今博古 , 出入经史百家 , 精神振奋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屈服,名声大振,人们都仰慕 他、和他结交 , 诸公权要,争着要他投到自己门下,众口一辞地给他推荐赞誉 。
第三节写柳宗元的被贬和贬后情况 。作者写他贬官居闲期间益自刻苦为文,还通过记述他在柳州的政绩,表现其政治才能;通过写经他指点的学士文章“悉有法度可观” , 进一步从侧面烘托其文学才能 。
“贞 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 。遇用事者得罪 , 例出为刺史 。未至 , 又例贬永州司马 。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 博无涯涘 , 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 。既至 , 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 。其浴以 男女质钱,约不时赎 , 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 。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其尤贫力不能者 , 令书其慵,足相当,则使归其质 。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 且归者千人 。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 , 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
用事者得罪:指永贞革新的失败 。顺宗登基,王叔文、王伾等秉政,推行改革,为时仅数月 。柳宗元此时升任从六品上阶的礼部员外郎(是郎中副职) 。宪宗即位后革新失败,王叔文被杀 。当权者,指王叔文 。例出为刺史:比照条例贬为刺史 。柳宗元于永贞元年(805年)九月先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刺史,后又追改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居闲:处于闲散的地位 。州司马在唐代已是有职无权的冗员 。中州司马是从六品上阶 , 实际在那里全无实权,等于流放 。刻苦:指刻苦攻文 。泛滥停蓄:形容学问文章的广博深厚 。泛滥,言其广博 。停蓄,言其厚积 。涯涘:水边 。无涯涘 , 无边,这里用来形容记览和词章方面造诣的 。自肆于山水间:犹言纵情于山水间 。肆,在这里有发泄的意思 。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元和十年(815) , 柳宗元与同时被贬的人被召到京城,但又一同被遣出京,到边远州郡任刺史 。子厚得柳州:元和十年三月,以柳宗元为柳州刺史 。柳州刺史是正四品下阶 。官职好像升了 , 但因唐人轻外官,柳州又地处边远,是谁也不愿去充当的苦差 。是岂不足为政耶:意谓柳州虽荒凉偏僻 , 也是可以施展抱负,做些事情的 。设教禁:设教令和禁令 。顺赖:顺从信赖 。男女质钱:把儿女押给另队以借钱 。质,抵押 。不时赎:不能按期赎回 。子:利息 。本:本钱 。抵押所得的钱 。相侔:相等 。令书其佣:让他们把当佣工的工资数目记下来 。这里是指被抵押在人家干活的日子和应值的工钱,算起来和所抵押的钱相当了,就叫把这个被抵押的人放回来 。“归其质”的“质”就是指被抵押的人 。观察使:唐朝分全国为十道,设观察使 , 负责考察州,县官的政绩 。是指下文里提到的裴行立,他当时任桂管观察使,柳州属他管辖 。比一岁:到了一年 。比 , 及 。免而归者且千人:免为奴婢而赎回的将近一千人 。衡湘:衡山、湘水 。为进土者:应进土考试的人 。指画:指点 。法度:此指写文章的规范 。
这节意为:贞元十九年,他从蓝田县尉入任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任礼部员外郎 。碰上当权的获罪 , 依照条例贬出去做刺史,还没有到达,又依照条例贬到永州做司 马 。投闲后更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写文章 , 既泛滥又停蓄 , 精深博大不见涯岸,闲了就纵情于山水之间以自适 。元和中,当年一起被贬为司马的 , 依条例召回京 师,又一起外任为刺史,而子厚分得了柳州 。到达后 , 感叹道:“这难道不足以治理吗?”就适应当地的风俗,推行教化设立禁令,州里百姓都顺从信赖 。当地习惯把子女抵押钱用 , 规定不按时赎取,到利息和本钱相等时,就没入为奴婢 。子厚给出主意 , 都让赎回 。其中特别 贫穷的实在赎不起,叫算出抵押的日子和干活该付的工钱,和抵押的钱相当了,就得把人送回 。观察使把这办法推行到所管各州,才有一年 , 被赎出回家的有上千 人 。衡湘以南想举进士而学业的,都以子厚为师 , 经子厚亲自讲授而写出文章的,都有法度很看得过去 。
第四节通过“以柳易播”一事,表现柳宗元在患难中舍己为人的高风亮节 。作者以柳宗元的“士穷乃见节义”的品德同世俗之人平日指天发誓,临难落井下石的表现作对比,既讥讽了流俗,又反衬了柳宗元形象的高大 。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 , 当诣播州 。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 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 , 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 识,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 , 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 , 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中山刘梦得禹锡(712-842):梦得是刘禹锡的字,他自言系出中山,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所以称之为中山刘梦得禹锡,其实祖先是少数民族,但北朝以来已成为士族 。遣:贬谪 。诣:往 。播州:现在贵州省遵义一带,在唐代还是极为荒僻落后的地区 。非人居:不是人所能居住的地方 。言播州荒僻 , 未开化 。亲在堂:旧时称父母俱存者,说父母在堂 。这里是说刘禹锡有老母在堂 。无辞以白其大人:大人:指刘禹锡的母亲 。古代常用“大人”来称父母亲 。后来做官的为讨好上级也称为“大人”,是始于明代到清代才流行 。这句意谓难以把被贬官离开母亲远行的不幸告诉若母 。白:告诉 。虽重得罪:即使因此再一次获罪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时御史中丞裴度上奏宪宗 , “禹锡诚有罪,然母老,其子为死别 , 良可伤 。”刘禹锡因此改任连州刺史 。白上:告知皇上 。改刺:改任其州刺史 。连州:在今广东省连县 。当时条件略优于播州 。征逐:征是招人家前来,逐是去人家那边 。征逐就是互相往来,形容关系密切 。但只用于酒食游戏之类的事情,正经事不得用征逐 。诩诩:融洽的在一起 。以相取下:自居低下,即对人家表示尊重的意思 。出肺肝相示:即今天所说“把心掏出来给对方看”,表示极度真诚相待 。指天日:古人迷信,要对天对着太阳发誓 。禽兽夷狄:古代汉人歧视少数民族 , 以至这里把夷狄和禽兽并提,认为都一样不通人性 。
这节意为:当被召回京师而又遣出任刺史时,中山刘禹锡也在其中,要被派到播州去 。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而梦得母亲在堂 , 我不忍心看到梦得陷 入困境,弄得无法把这个消息禀告母亲,再说也万万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 。”于是向朝廷请求,并准备上奏疏,自愿把柳州换成去播州,即使由此加重处分,也 死无所恨 。正好有人把梦得这件事报告了皇上 , 梦得于是改去连州任刺史 。唉!士处在困穷时才显得出风节道 义 。如今平素在里巷之间互相仰慕,互相往来宴饮游戏,亲密地强作笑语以表示谦下 , 握着手要把肺肝掏出来给人看,指对天日流下眼泪 , 发誓不论生死都不会背叛 出卖,真像可以信赖,可一旦遇到小利害 , 就像毛发那么一点,却反眼好似不相识,人家落进陷阱里不去拉一把,反而去推挤人家还要砸下块石头的到处都是 。这真 是禽兽,夷狄所不忍干的,而这些人还自以为得计 。他们听说了子厚的高风亮节 , 也该有点惭愧吧!
第五节总括柳宗元一生,分析评价他在仕途和文学两方面的得失,断言其文学辞章必传于后 。
“子 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於时也 。使子厚在台省 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 , 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 。然子厚斥不久 , 穷不极,虽有出於人 , 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 于后,如今无疑也 。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於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
勇於为人:热心助人 。为人:助人 。不自贵重顾藉:不自重自爱 。拜疏,愿以柳易播,...
曾国藩自撰墓志铭中:“不信书,信运气”该怎么理解.?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 , 再过七分之一,点燃起结婚的蜡烛 。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 。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意思即是『丢番图的一生,幼年占1/6,青少年占1/12,又过了1/7才结婚 , 5年后生子 , 子先父4年而卒 , 寿为其父之半 。』这相当於方程X/6X/12X/75X/24 = X,X = 84,由此知道丢番图享年84岁 。
他说的不信书 , 是说别总是觉得圣人在书里讲了真话,也别觉得圣人把话都讲清楚了,社会上很多东西得自己去琢磨才行,光看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 , 那就是纯碎的书呆子 。
多读书,成习惯,多体会,少嘚吧;
不信书,不全信,也不全不信,尺度在做事情上;
到底成不成,真的看运气,自己凭良心出力就行了 。
曾国藩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
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 , 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