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是怎么分布的啊?


全球洋流的分布为:沿低纬度大洋西侧,赤道暖流转向极地方向,形成平行于海岸的暖流 。例如,墨西哥湾暖流和日本暖流,这些洋流给沿岸增温增湿 。南极地区的洋流体系相对简单,它以南极环流为主,围绕南极洲大陆做逆时针方向运动 。
具体的全球洋流的分布规律如下:
1、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2、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3、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海面广阔 。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
4、北印度洋海区 , 受季风影响 , 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扩展资料
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 。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高,则称为暖流;若洋流的水温比到达海区的水温低,则称为寒流 。一般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为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为寒流 。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 。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巨大的洋流系统促进了地球高低纬度地区的能量交换 。洋流与所经流经区域之间,也通过能力交换改变其环境特征 。
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 。暖寒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 , 对海上航行不利 。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
-洋流
又称副热带西风急流 。它出现在热带对流层顶和中纬度对流层顶的过渡地带 , 在副热带锋上空约200百帕高度处 。对流层的上部,风速水平切变最强,中下部较弱,在500百帕等压面上急流几乎消失 , 难以辨认 。急流轴上风速强弱的差别很大,在日本南部上空最强 。从逐日天气图上可以看出,副热带急流的位置及其风向都比较稳定 , 这同极锋急流不同 。但副热带急流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特别是在北半球,冬季强而稳定,夏季弱,甚至失去环绕半球的特征;冬季位置偏南,夏季偏北,过渡季节南北变化很大 , 并具有一定的突变性 。
在北半球冬季,副热带急流常以三波形势环绕半球:波脊分别在日本南部、北美洲东部和地中海东部,波谷分别在青藏高原南麓、东北太平洋和东北大西洋上 。这种三波结构常与极锋急流之间构成分支和汇合(图2) , 汇合之处多在副热带急流三波结构的波脊处 。分支、汇合现象以东亚最清楚,在青藏高原上空的分支,在日本南部汇合 , 到太平洋上又分支 。日本南部上空急流之所以最强与这两支急流在那里汇合有关 。简称极夜急流 。在冬半球的平流层里,由于极地长期处于黑夜 , 大气因辐射而冷却,但在中、低纬度地区平流层中的臭氧,却直接吸收太阳的紫外辐射而增温 , 形成了很强的温度梯度,产生了直接经圈环流 。在科里奥利力作用下,向极地流动的气流逐渐向右偏 , 在极地区域50~60公里上空,形成了一支西风急流,它向下可延伸到20~30公里高度处(图1),因此在50百帕等压面的图上,就可见到这支急流 。
【洋流是怎么分布的啊?】极夜急流环绕着极区,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每逢秋后逐渐建立,冬季一直维持,直到春季平流层出现最后一次爆发性增温时 , 才开始崩溃(见平流层和中层大气环流) 。它是冬季平流层环流很重要的一种特征 。有的年份,平流层在隆冬也会出现爆发性增温,导致极夜急流崩溃,但因仍在冬季,急流仍可恢复 。在极夜急流崩溃时期 , 中纬度盛行下沉运动,并将高层臭氧往下传输 。极夜急流上的波动同对流层环流和天气等因素的关系,非常复杂,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E.R. Reiter , Meteorologie der Strahlstrome,Springer Verlag,Vienna , 196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