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在用国际化掩盖发展怎么样?
滴滴成立已有5年,踩对时间节点,5年时间铸就了共享出行领域的巨无霸 。5年的发展过程中,滴滴离出行越来越远,而离资本越来越近 , “滴滴是台融资机器,它最大的竞争优势是它的巨额融资 , 而非它的技术 。”一位滴滴幕后的风险投资者这样评价现在的滴滴 。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滴滴已经融资超过150亿美元,而这其中的绝大部分融资被用于世界范围内的投资兼并 。
“国际化是滴滴的核心发展战略 。”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表示 。在以规模优势和资本实力成功兼并快滴、赶走优步之后,滴滴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
本月4日,继2017年7月投资巴西最大本地共享出行运营商99公司之后,滴滴再下狠手,宣布收购99公司 。将99收入麾下之后,意味着滴滴已经投资或收购了7家海外共享出行同行竞争者 , 这其中就包括美国的Uber和Lyft、东南亚的Grab、印度的Ola、巴西的99、南非和欧洲的Taxify、中东的Careem 。在一系列的国际化并购和投资动作之后,滴滴和世界不同地区的主流共享出行平台已经结成同盟关系,国际化的完成预示着滴滴系可以服务全世界超过1000个城市,成功抢滩全世界超过六成的市场 。
滴滴的国际化策略以攻城拔寨之势进行,延续了滴滴创立以来执行力强、敢打硬仗的风格,不仅化解了竞争对手,同时实现了自身规模的扩张 。但在另一个侧面,滴滴的国际化绝不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是盈利无望、流量变现遇困,发展遭遇瓶颈的被迫选择 , 以期通过规模扩张延续估值神话 。
2015年2月14日 , 滴滴和快的宣布合并 , 这预示着在共享出行市场疯狂的补贴大战中,滴滴胜出了;2016年8月1日,滴滴在共享出行市场再下一城,宣布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 。
不断取得市场规模上的优势是滴滴背后融资能力强劲和战术执行能力强的结果,这并不能掩盖滴滴在流量变现上的不力;国际化、智慧交通、AI只是滴滴讲给资本市场的故事,对于滴滴而言,更为迫切的是找到能够突破现有靠“抽成”营收的新商业模式 。实际上滴滴做过尝试,但鲜有成效 。
艰难的变现之路
滴滴尝试的第一个流量变现方式是游戏 。腾讯兴于QQ,曾坐拥数亿用户,但长时间苦苦找不到变现方式 ,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腾讯通过游戏实现了变现 。2015滴滴成立了游戏中心,试图通过嫁接游戏到滴滴平台,实现流量收割;这期间滴滴推出了35款HTML5游戏 , 以期待用户在等车或乘车期间点开来玩 。
但上线仅仅5个月,滴滴即宣布关闭游戏中心 。滴滴通过游戏变现失败并不出乎意料:腾讯做游戏能够获得成功,是基于腾讯强社交基因,游戏需要组团、协同;滴滴则是基于出行场景 , 用户的需求是快速到达目的地,滴滴也不具有社交场景 , 短时间的单击游戏供用户消磨等车时间尚可,但大的团队协同游戏并不适合 。
滴滴做过的另一尝试是汽车后市场 。早在2015年滴滴就成立了车主俱乐部,进入汽车后市场为车主提供车辆保养、维修、保险定损理赔等服务 。而后滴滴又布局汽车连锁,成立小桔车服 , 采用自营 加盟的模式打造一站式汽车后市场服务平台 。汽车后市场契合滴滴的商业生态,但这一市场属于重资产服务业,可以为滴滴带来现金流 , 但现金流的规模并不能对滴滴500亿估值的盈利要求贡献太多 。
除此之外,滴滴近来发力很猛的一个领域是汽车金融 。2016年3月,滴滴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众富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开始进入汽车金融领域;2017年8月,又在重庆注册重庆市西岸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网约车司机提供贷款服务;2017年12月,滴滴又花3亿元收购支付牌照,意在打造自己的支付工具 。
汽车金融主要包括购车分期、车抵贷、车险、汽车租赁等几个领域,在一领域玩家众多,包括阿里巴巴的车秒贷、易车网旗下易鑫金融平台、汽车之家旗下车有家融资租赁公司,以及优信二手车、58同城旗下的二手车融资租赁平台 。目前,汽车金融领域的估值前三名分别是易鑫集团(300亿元)、上汽通用汽车金融(260亿元)、神州买买车(估值200亿元);很显然,忙于国际化的滴滴在汽车金融领域起步晚了,尚未建立核心优势 。分析来看,汽车金融业务和打车这一样场景虽有相关性 , 但能否契合尚存疑问 。
滴滴通过移动互联网,快速撮合打车人和网约车司机,提升了打车的效率;但用户对滴滴平台的使用是低频、短时、用完即关的,这决定了滴滴这类打车平台缺乏商业生态的延展能力 。
“抽佣”收入不足以让滴滴实现盈利,缺乏有效的流量变现途径,这限制了滴滴的商业想象空间;更为要命的是,滴滴的安身立命之本——网约车业务本身也在不断受到啃噬 。
越来越小的想象空间
首先,网约车用户是靠补贴大战粘到平台上来的 , 共享出行模式并无有效的护城河;当2015年滴滴和快的合并,补贴力度缩小时,用户和司机的人数就有明显的下滑;在2016滴滴收购优步中国后的半年时间 , 用户更是旋即下跌了三成左右 。
其次,不得不提是网约车政策的出台也进步缩小了网约车的市场盘子,多个中国核心城市出台要求网约车本地车牌、司机具有本地户籍的政策,对滴滴无疑是巨大的挫伤 。
另一大对网约车市场构成巨大影响的是共享单车 。据滴滴大数据显示,在共享单车出现之前,网约车用户中有七成左右行驶里程在3公里范围内,共享单车成为外部替代力量,意外地消减了网约车的市场份额 。
除了上述各种不利因素,滴滴在中国市场的地位远远未到达高枕无忧的地步,在滴滴周围更有强敌环伺 。美团跃跃欲试 , 进入网约车市?。灰椎兰汤质颖涔手?nbsp;, 携新一轮融资,降佣金、抢地盘;网约车补贴大战恐怕还要再来一轮 , 滴滴的日子并不好过 。
除了近忧,滴滴还有远患,无人驾驶技术日臻成熟 , 百度更是宣布无人车在2018年实现量产,无人车的逐步落地,也是网约车渐渐被替代的过程,网约车生存期恐怕只有无人车还未大规模使用的短短数年内 。
不仅是滴滴,市场留给网约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资本对网约车企业的估值正在回归理性 。2017年11月优步的最新一轮融资中,软银牵头的投资财团,以优步前一轮融资时估值685亿美元的七折,即480亿美元的估值,投资优步60亿美元;优步之所以接受这样的估值打折,正式因为自身的盈利模式单一,尚未找到有效的盈利途径,这也正是滴滴的困境 。无论是优步还是滴滴都在积极谋求上市,上市企业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是支撑市值的重要指标,而目前无论是优步还是滴滴的经营流水都不足以支撑目前这样的高估值 , 共享出行企业的估值是普遍虚高的 , 优步和滴滴都需要在上市之前找到能够补足经营流水缺口的变现方式 。
【滴滴在用国际化掩盖发展怎么样?】没有有效的变现途径、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国际化成为了滴滴能够讲给资本市场为数不多的继续支撑估值不缩水的故事,收购、兼并只能给滴滴做加法,难以给滴滴带来新的商业空间;滴滴的窘困,正如一个心虚的人 , 不得不靠把自己吃胖,以让别人感觉自己很有实力 。
推荐阅读
- 滴滴打车怎么赚钱 现在做滴滴打车赚钱吗
- 代驾在哪里叫
- 兼职滴滴要办网约车资格证吗?
- 滴滴打车人身意外什么保险
- 滴滴出行怎么打顺风车
- 《滴滴出行》顺风车如何预约返程的方法介绍
- 滴滴打车如何预约明天的车
- 小米s1滑板车淋雨了滴滴响自动亮灯
- 微信怎么添加滴滴打车
- 怎么注销滴滴顺风车注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