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见证发展 门源人四十年的春华秋实( 三 )

“以前我们种的青稞抗倒伏能力差,产量很低,通过种子工程引进的新品种‘昆仑十四号’,抗倒伏能力强产量高,这两年有的产量达到了五六百斤。” 门源县盛农土地联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柳芝福说,现在门源县通过合作社的集约化大面积种植,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工,群众收入比原先增加了很多。

四十年前,门源县主要种植青稞油菜,靠天吃饭的农民收入单一,改革开放以来,门源县多举措改善生产条件,由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向多元化种植发展,农机化发展也一路突飞猛进,成为助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

“我们小时候去个地方,都是靠这一双脚走,那时候还没有摩托车,大家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只能借助驴车或者马车,现在小轿车满街跑,这要是以前想都不敢想。”马文斌笑着说,那时候的人怎么也想不到,现在的门源会发展得如此快,几乎家家都有了小轿车。

说到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了,让门源人感受非常深刻。“2004年,从浩门镇开始铺设硬化路,硬化路成了当年门源人说得最多的词语。”门源县交通运输局办公室主任宋海萍说,如今,硬化路修到了家门口,还有群众将自家的院子,也铺上了水泥,每家的小庭院非常好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