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感染,手套的作用可能不小于口罩!

 疫情还在继续 ,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 , 除了尽己所能支援一线外 , 更重要的是保护自己 , 避免感染 , 不让疫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

避免感染,手套的作用可能不小于口罩!

 中新社发 万善朝 摄

 而关于避免感染 , 口罩的作用大家已经熟知 , 但手套的作用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 实际上后者的重要性可能并不亚于手套 。

 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明确指出 ,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除了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外 , 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

 对此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处呼吸道传染病室主任冯录召表示 , 接触传播 , 指病原体通过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 ,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直接传播至易感者合适的侵入门户 , 间接接触传播指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 。

 冯录召表示 , 目前还没有研究证实各种身体分泌物中的病毒浓度 , 所以建议公众最好避免接触病人的口水、鼻涕、呕吐物、眼泪、眼屎、尿、便等一切身体分泌物 。

 间接接触的途径 , 主要是通过接触沾染了病毒的公共物品 , 一般需要注意的公共物品主要有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手机、玩具、笔记本电脑、公共空间台面 , 预防措施主要有戴手套 , 任何手套都可以 , 并且每日清洗更换 , 但不要带潮湿的手套 。

 当然 , 如果实在不愿意戴手套的朋友们 , 也可以听从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的建议——勤洗手 。

 李兰娟近日表示 , 除了呼吸道传播以外 , 病毒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 也就是说病人呼吸道出来的飞沫可能会污染周围的环境 , 当人们的手到处摸的时候 , 有可能在手上被污染和感染 , 所以要提倡大家要洗手 , 勤洗手是非常重要的 。 通过这个来切断传播途径 , 加强洗手 , 改善卫生习惯 , 使预防工作做的更好一点 。

 美国防疫专家:戴手套比戴口罩更重要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 ,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近日发布劳丽·加勒特(LaurieGarrett)的署名文章 。 针对普通人如何预防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 劳丽·加勒特提出十个建议 , 居首位的就是勤戴手套 。

 劳丽·加勒特目前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官员 , 曾对埃博拉、SARS等大型传染病和公共健康危机都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研究 。

 这十个建议是:

 一、离家时 , 请戴手套(冬天的手套或户外手套) , 在搭地铁 , 公共汽车和公共场所都不要脱下来 。

 二、在某些必需脱下手套的社交场合 , 例如握手、吃饭等 , 切记不要用手接触你的脸或眼睛 , 无论有多痒都不要让自己的手去接触脸 。 而在戴回手套前 , 别忘了用温水和肥皂 , 好好把手洗干净后 , 再戴回手套 。

 三、每天勤更换手套 , 换下来的手套也要仔细清洗 , 未晒干的手套不要戴出去 。

 四、大多数口罩 , 在被使用一两次后就被污染了 , 重复戴相同的口罩反而比不戴口罩更糟 , 因为从嘴巴和鼻子的呼出的物质 , 会在口罩内部形成十分滋养细菌的一层膜 。 我会跟每个人保持距离──差不多半米左右是比较适当的 。 别跟人握手或拥抱 , 并告诉对方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靠太近 , 这对彼此都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