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聚焦“3·15”|说说检察官“打假”那些事儿

『打假』聚焦“3·15”|说说检察官“打假”那些事儿
本文图片


最高检近期接连发布五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的典型案例 , 其中有不少是生产、销售假口罩等假冒伪劣防疫产品案件 , 制假售假行为太猖獗 。
其实 , 不仅在疫情防控期间 , 在日常生活中 , 制售假药、假酒、假种子、假食用油等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 消费者如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检察机关如何打击制假售假行为?采访人员连线采访多位检察官 , 了解关于“打假”的那些事儿 。
疫情防控时期 , 对涉疫情案件要做到快速打击
今年初 ,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 , 口罩迅速成为稀缺商品 , 一些不法分子趁机生产、销售假口罩 , 牟取暴利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 我们提前做了研判 , 认为由于口罩的短缺 , 很可能马上出现大量生产、销售假口罩案件 。 因此 , 在1月25日 , 我们就和江苏省各市级检察院联系 , 要求将提前介入侦查再向前走一步 , 只要市场监管、药监部门发现的口罩案件 , 无论公安是否已立案 , 一律提前了解情况 。 ”江苏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丁海涛告诉采访人员 , 江苏检察机关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 , 要求快捕快诉 , 从严打击 。
2020年1月21日 , 被告人程某、朱某打算从被告人丁某处购买口罩 , 向药店加价销售以牟利 。 丁某转而从被告人张某处购入5.16万只“3M”牌口罩转售给程某和朱某 , 并告知该口罩系仿制口罩 。
拿到口罩后 , 被告人程某在其所加入的药店经营者微信群内声称自己有一批“3M”公司为疫情防控连夜赶制的口罩 , 可向各个药店供货 。
最终 , 程某将所有买入的劣质口罩分别销售给20余家药店 , 并提供虚假检验报告 , 销售金额达30.9万余元 。 经鉴定 , 这些标有“3M”注册商标的口罩为侵犯“3M”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 且过滤效果不符合质量标准 。
获悉该案后 , 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当日立即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提前介入 , 从案件定性、证据收集固定、追查口罩源头等方面提出补充侦查取证意见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为了快速有效打击犯罪 , 该案在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当天 , 雨花台区检察院就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在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第二天 , 就向法院提起公诉 。
最终 , 被告人程某、朱某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二个月 , 各并处罚金16万元;被告人丁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 , 并处罚金6万元;被告人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 并处罚金6万元 。
“对事实清、证据足、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案件 , 我们都是加快办案节奏 , 实现快捕快诉 。 ”丁海涛告诉采访人员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江苏检察机关已批捕的案件平均办案期限1.5天 , 已起诉的案件平均办案期限2.3天 。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 , 对于涉疫情案件要做到快速打击;在日常的办案过程中 , 对于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件也要快速打击 , 形成震慑 。
提起贵州 , 很多人都会想到茅台酒 , 作为贵州省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 茅台酒享誉全球 。 然而 , 令茅台酒厂和消费者烦恼的是 , 假茅台酒屡禁不绝 。
“2019年 , 贵州检察机关受理批准逮捕的假酒类案件占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82.14% , 其中 , 涉及伪造茅台酒的案件高达95% 。 ”贵州省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高飞告诉采访人员 , 假冒茅台酒犯罪成本低且获利高达数十倍 , 常有犯罪分子铤而走险 。
“假酒类案件多是结伙作案、跨区域作案 , 证据难以有效固化 , 案件侦破难度较大 。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 , 我们坚持全面审查案件 , 严把质量关 , 在保障案件质量的前提下 , 实现快捕、快诉 , 切实提高办案效率 。 ”高飞告诉采访人员 , 自2019年推进“捕诉一体”以来 , 办案成效有了进一步提升 , 以贵州省仁怀市检察院为例 , 今年1月至3月9日 , 该院受理审查逮捕的假酒类案件有7件10人 , 移送审查起诉的有3件8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