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假』聚焦“3·15”|说说检察官“打假”那些事儿( 三 )


同年 , 上海检察机关也办理了一件假药案 。
2018年11月 , 犯罪嫌疑人范某等6人先后流窜至上海市郊区 , 谎称自己为少林寺僧人 , 将“新少林寺十三贴”“颈椎腰腿疼痛贴”等多种用大豆油和红丹制成的假膏药销售给老年村民 。 当月 , 范某等人被民警抓获 , 经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 , 涉案的“新少林寺十三贴”“颈椎腰腿疼痛贴”等膏药均为假药 。
目前 , 犯罪嫌疑人范某等人因涉嫌销售假药罪已被批准逮捕 , 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
“预防和打击食药犯罪是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民生工程 , 需要社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等多部门沟通合作、相互配合 。 ”黄海也表示 , 要做好两法衔接 , 继续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 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日常联络 , 共同梳理分析案件线索 。 对于新类型、疑难复杂案件 , 及时与公安机关共同提前介入 。
“刑事司法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力手段 , 但是却不能仅仅依靠刑事司法来打击 , 应该加强多部门沟通协作 , 营造全社会共治氛围 。 ”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2019年 , 最高检走访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健委、海关总署、农业农村部等单位 , 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直接沟通联系 , 便于今后开展具体业务交流 。
采访人员了解到 , 2019年 , 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4937件8730人 , 起诉8328件15721人 。 (检察日报 孙风娟)
【『打假』聚焦“3·15”|说说检察官“打假”那些事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