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刘清泉院长:如何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


『中国中药杂志』刘清泉院长:如何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
本文插图

对于呼吸机我们要善于归纳它的中医属性 , 要把呼吸机当做人参、附子来用 , 并且要有意识地防止人参和附子的不良反应 , 最后还要能按照中医的理论把呼吸机给撤掉 。 ——刘清泉
『中国中药杂志』刘清泉院长:如何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
本文插图

我这十几年一直在治疗重症细菌感染 , 感觉在早期基本是两个问题 。
一个是病在气分和少阳经的问题 , 二者应合方一起治;另外一个就是病邪伤阴 。
ICU中我现在基本能做到让病人不伤阴 , 在疾病的治疗中病人很少出现舌绛或者舌光无苔 , 这就是现代支持治疗所起的作用 。
但是ICU中出现伤阳耗气和厥脱休克的病人多了 , 表现为突然手脚凉 , 整个循环出现问题 , 这便是营血出了问题 , 阳气伤了 , 气不摄血了 。
ICU中我们爱用人参补气 , 回阳气、增元阳 , 增加人的气化作用 。 液体输进去之后 , 需要阳气气化把液体变成阴 , 如果输完液体以后病人出现水肿了 , 可能是这个人的气化不好 。
我过去用四皮饮、真武汤、疏凿饮子、麻黄汤等来治疗这种水肿 , 疗效并不满意 , 最后是通过益气、温阳、助气化来解决的 。 如果用一定要早用 , 尽可能避免病人出现这种情况 。
我去外院会诊时 , 经常是病人已经出现这种负面情况了 , 非常难治 。
『中国中药杂志』刘清泉院长:如何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
本文插图
西医对于重症细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 有一种叫早期液体复苏 , 就是大量补液 , 但是补液的量不好掌握 , 容易出现问题 。 我治过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 , 是中风后遗症的病人 , 病情是糖尿病合并肺炎感染 , 还出现了休克 。
第一天液体输了1万多毫升 , 病人状态很好 , 没有出现问题 , 第二天输了8千多 , 第三天输了7千多 , 感染逐步得到控制 , 但是没有注意及时减补液量 , 第四天又输了7千多 , 结果病人出现了心衰 , 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虚脱 。
当时参附和生脉注射液用得少 , 清热解毒、宣肺化痰的药用得多 。 现在回过头想一想 , 其实前面的治疗也许不需要中医中药去清热化痰 , 西医西药就能很好地控制感染 , 解除痰热 , 中医中药只要关注保护阳气、助气化就行了 。
『中国中药杂志』刘清泉院长:如何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
本文插图

『中国中药杂志』刘清泉院长:如何以中医之道驭西医之术
本文插图
临床时中西医是可以进行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的 。 输液可以当做中医的补阴疗法 , 抗生素可以当做特效的清热解毒剂 。 西医补液时如果补液量不够则不能纠正休克 , 补得太多又会出现心衰 , 反反复复容易导致病人死亡 。
在补液时配合使用中药以后 , 可以让药液补得少了 , 而且能更充分地发挥药液应有的作用 。
我想若是当年有这些补液手段 , 吴鞠通也一定会用 。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这些技术和手段 , 一定要充分利用 , 为我中医所用 。 从某个角度看 , 西医是具有中医属性的 。
我们不妨用中医的临床思维来分析一下 。 比如呼吸机 , 我认为是温阳的、救逆的 , 有时比独参汤、参附汤更有效 。
临床中我发现 , 如果是痰热腑实出现ARDS的病人必须上呼吸机 , 及时上呼吸机可以延长生命 , 生存力大增;如果是邪热内闭的病人上了呼吸机病情反而会加重 , 肚子越来越胀 , 肠鸣音越来越低 。
对于后一种情况中医有对应的解决办法 , 但如果拖延到肠梗阻阶段就无计可施了 。
当上呼吸机的病人表现为热实内结时 , 应早期给他用承气汤通腑泄热 , 让他跟呼吸机合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