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张善孖与绩溪“遵义胡”,

_原题为 张善孖与绩溪“遵义胡”
夏建圩 张丹
第518期
摘要:文物因为人的活动而充满生命力与文化色彩 , 具有了“灵魂” , 文物的产生过程与文物本身一样流传千古 , 人类的生命也随文物被延长 , 为后世感知、敬仰 。 文章通过绩溪博物馆馆藏张善孖先生的一幅画 , 结合地方文献 , 试图解读与之相关的人和事 , 展现出徽商生活的另一面 。
关键词:张善孖 许承尧 遵义胡 徽商
笔者曾在绩溪县博物馆展厅见到民国著名画家张善孖先生一幅虎饮涧溪图 , 为立轴(129cm×55.5cm) , 题识:
万竹萧萧烟雨中 , 气求声应啸生风 。 未知今日溪边水 , 比似廉泉同不同 。 甲戌春 , 裕钊仁弟雅属即正 , 虎痴张善孖写于大风堂 。 钤印:虎痴张善孖 人间过客 大风堂 。
#遵义#张善孖与绩溪“遵义胡”,
文章图片

#遵义#张善孖与绩溪“遵义胡”,
文章图片

张善孖(1882—1940) , 名泽 , 又字善子 , 号虎痴 , 四川内江人 , 近代著名画家 , 擅绘山水、花卉、猛兽 , 尤以画虎著称 , 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与八弟张大千共创“大风堂画派” 。 笔者检阅《中国古今书画拍卖精品集成?张善孖》并不见此画 。 根据画面上提供的信息 , 此画作于民国二十三年 , 即1934年春 , 是赠给一个叫“裕钊”的人士 , 偶然间翻阅《绩溪遵义胡氏宗谱》 , 发现谱中记载着一个叫胡裕钊的人 , 裕钊的职业是商人 , 那么张善孖为何要赠画给一个商人呢?他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这也是本文试图解决的 。
#遵义#张善孖与绩溪“遵义胡”,
文章图片

先来了解绩溪遵义胡氏宗族 , 绩溪胡有四支 , 即“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明经胡” , “遵义胡”是其中一支 , 遵义胡本世家浙江乌程 , 南宋胡清始迁居绩溪十都胡村 , 元末迁居城东遵义坊 , 子孙繁衍成为大族 , 故以地望为名 , 明代工部尚书胡松出自遵义胡 , 故又称“尚书胡” 。
“贾儒相济”是传统徽州社会的特征 , 大约在清代道光以后 , 遵义胡有大批成员外出经商 。 根据宗谱记载 , 遵义胡中最早外出业商者是胡明教 , 为26世孙 , 他于清乾隆五十年前后开始经商 , 此后遵义胡纷纷走出大山 , 并且集中在江苏高淳、安徽建平(今郎溪县)、浙江兰溪之间 , 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 。
遵义胡主要有四派 , 张善孖画中提到的胡裕钊(1906—? , 字绰余) , 是“楫公派”这一支29世孙 , 胡裕钊的祖父胡定梤(1839—1900 , 27世孙)在遭受天平天国农民运动战乱后 , 父母兄弟先后去世 , 他一人外赴宣城孙家埠 , 经营木业 , 营商数年亏折 , 年三十岁才娶高氏 , 生子三 , 胡位乾(1869—1896)、胡位坎(1872—? , 即是胡裕钊的父亲)、胡位晟(1885—1933) 。
胡定梤因妻子高氏贤淑 , 无内顾之忧 , 又至郎溪经商 , 刚开始时为佣工 , 因为做事讲信义 , 得到众人信任 , 恰好梅渚镇上长泰粮行面临倒闭 , 胡定梤凭借信用招股盘下长泰粮行 , 被公推为经理 , 他“殚心竭虑 , 操奇计赢 , 行务由此日隆 , 获利倍蓰” , 又在县城内与族兄胡定祥(1841—1922)合创“祥泰”杂货店 , 从此一帆风顺 , 家境蒸蒸日上 。 胡定梤行善好施 , 接济贫困无不量力为之 , 1895年胡定梤与绩溪同乡汪积功发起创办新安同乡会 , 为郎溪徽州会馆(1905年建成)之滥觞 。
#遵义#张善孖与绩溪“遵义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