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扶贫干部■扶贫路上的筑梦人——记市公安局扶贫干部梅松

网易新闻保定讯   阳春三月 , 乍暖还寒 , 曲阳县孝墓镇上庄尔村的田地里老乡们正在春耕备肥 , 日头下两个身影忙碌着 。 保定市公安局扶贫干部梅松一边询问贫困户牛作庄玉米、谷子的种植情况 , 一边麻利的把农家肥从毛驴车上卸下来 。 一阵微风吹来 , 他直起身子歇口气 , 黝黑的脸庞挂满汗珠 。
今年43岁的梅松是保定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五大队的民警 , 从1996年参军到2010年转业进入公安局 , 他把最好的青春献给了军营、警营 。 2016年2月 , 保定市公安局分包帮扶贫困村曲阳县孝墓镇上庄尔村、南庄村、杨砂侯村 , 选派优秀工作队员驻村扶贫 。 梅松被选派到南庄村扶贫 , 2017年底南庄村脱贫摘帽 , 2018年又被派驻到深度贫困村上庄尔村扶贫 。 这5年里 , 他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 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 在这里 , 梅松俨然成了村民的家人 , 不管谁家有个大事小情 , 都会找他出主意想办法 。 梅松把群众的每个诉求都记在心里 , 抓在手上 , 落实在行动上 。
公安扶贫干部■扶贫路上的筑梦人——记市公安局扶贫干部梅松
文章图片

扎根基层 , 甘做“孺子牛”
2016年2月 , 梅松他们刚到南庄村的时候 , 村民们对他们态度冷淡有的甚至抵触 。 老百姓有的说:“又是过来走过场的 , 晃荡几圈就回去了”有的说:“这是想当官 , 过来镀金的 , 在咱这待不住 。 ”
听到群众这些风凉话 , 梅松心里很不是滋味 ,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彻底扭转扶贫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 扎根在此 , 不帮助百姓脱贫绝不回归 。 他发扬公安机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 , 扎根基层 , 每月驻村不少于25天 , 全力以赴开展各项扶贫脱贫工作 。
梅松在工作中发现 , 农村脏乱差是贫困户穷的脸面 , 当务之急是把“脸”洗净 。 他的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支持 , 工作队迅速组织、动员群众提升户容户貌 。 动员中 , 有户村民说:“我家猪圈里的粪没人起 , 猪圈不能拆 。 ”梅松和第一书记赵秋波二话不说 , 拿起铁锨跳进臭气熏天的猪圈起粪 , 半天时间就把猪圈起干净了 。 一下子就感动了不配合的村民 , 提升工作顺利展开 , 工作队真抓实干的作风传遍全村 , 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 。
2017年底 , 梅松所在的南庄村脱贫出列 。 妻子知道后非常高兴 。 她打电话来说:“村里脱贫了 , 你能回来了吧 , 咱们一家终于能团聚了 。 ”电话那头的梅松却沉默了 , 他不知道如何告诉正在兴头上的妻子 。

原来 , 梅松因为工作能力突出 , 工作队决定将他派往深度贫困村上庄尔村 , 继续开展扶贫工作 。 组织上的安排 , 梅松无条件服从 , 他心怀愧疚地告别妻子、两个年幼的孩子 , 回到了他热爱的村民身边 。
走进工作队的住所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两面颜色鲜艳的锦旗 , 一面写着“最知百姓心” , 一面写着“工作 勤奋 踏实 敬业 百姓 知心 贴心 爱心” , 这是南庄村和上庄尔村送给梅松他们的锦旗 , 饱含着村民们对工作队真心的感激 。
公安扶贫干部■扶贫路上的筑梦人——记市公安局扶贫干部梅松
文章图片

梅松在扶贫点的居住条件非常艰苦 , 老式的红砖房 , 没暖气 , 没空调 , 冬天零下十几度 , 取暖就靠一个烧蜂窝煤的炉子 , 夏天热的蒸人 , 屋里家具少的可怜 , 一张简易床、旧电视还是梅松从家里搬来的 。 梅松的妻子曾经来村里看他 , 看到这么艰苦的环境 , 心疼的直掉眼泪 。
梅松说:“我是来扶贫的 , 不是来度假享受的 。 我们就要和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 , 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才能让老百姓看到党中央脱贫的决心 。 只要老百姓富了 , 我吃再多苦也值得 。 ”后来市局知道这种情况后 , 配发了空调、办公电脑和床上用品 , 环境逐渐得到了改善 。 上庄尔村老书记牛增勋评价梅松说:“梅同志真是好样的 。 这几年 , 风里雨里从没听他叫过苦、抱过屈 , 为了村里 , 他人累瘦了 , 脸晒黑了 , 我们都心疼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