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发布:每个省都要有P3实验室
北京日报客户端5月20日消息,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今天对外公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 。
方案提出五大建设任务,其中在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方面提出,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 。
此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国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仍然存在不少能力短板和体制机制问题 。为此这份方案提出,全面做好公共卫生特别是重大疫情防控救治的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工作,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一项紧迫任务 。
省级疾控中心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
北京日报客户端采访人员注意到,五大建设任务首先就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 。
这项任务的建设目标是全面改善疾控机构设施设备条件,实现每省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达到生物安全二级(P2)水平的实验室,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 。
分别来看,县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疫情发现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备配置,满足现场检验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需要 。
地市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加强实验室仪器设备升级和生物安全防护能力建设 。
国家、省级疾控中心重点提升传染病检测“一锤定音”能力和突发传染病防控快速响应能力,推进中国疾控中心菌毒种库和相关实验室升级改造,支持省级疾控中心菌毒种库、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等建设 。
建设可转换病区,扩增ICU床位
在全面提升县级医院救治能力的任务方面,将改善县级医院发热门诊、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等业务用房条件,更新换代医疗装备,完善停车、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理等后勤保障设施,提升医院诊疗环境 。
同时,建设可转换病区,扩增重症监护病区(ICU)床位,一般按照编制床位的2-5%设置重症监护病床,“平时”可作为一般病床,按照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呼吸机等必要医疗设备,发生重大疫情时可立即转换 。
按照要求,县级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要做到“平战结合”、中西医并重,具备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开放传染病病床的能力,原则上,30万人口以下的县可开放不低于20张,30-5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50张,50-100万人口的县不低于80张,100万以上人口的县不低于100张 。
每个城市改扩建1-2所现有医疗机构
在健全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方面,构建分级分层分流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要建有传染病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医院传染病区,实现100%达标 。人口较少的地级市指定具备条件的三级综合性医院作为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 。原则上不鼓励新建独立的传染病医院 。
按照要求,各地将参照《传染病医院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改造升级,配套建设医疗废弃物和污水处置设施,强化相关物资储备 。
【[北京日报]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发布:每个省都要有P3实验室】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每个城市选择1-2所现有医疗机构进行改扩建,原则上100万人口(市区人口,下同)以下城市,设置病床60-100张;100-500万人口城市,设置病床100-600张;500万人口以上城市,设置病床不少于600张 。已达到传染病医疗救治条件的地区,不再建设 。原则上重症监护病区(ICU)床位占比达到医院编制床位的5-10% 。
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方面,将依托综合实力强,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呼吸、重症等专科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含中医医院),按照人口规模、辐射区域和疫情防控压力,结合国家应急队伍建设,每省份建设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能够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快速反应,有效提升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
推荐阅读
- 小刘|探访|北京各大影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请观众放心观影
- 食品安全|紧急扩散!河间疫情防控紧急公告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定关于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健康提醒
- 疫情防控|紧急提醒!涿州市最新发布4条疫情防控建议
- 阜城县|阜城县基层分局开展打击防控山寨食品整治行动
- 北京日报客户端|肿瘤医院外科医生将开手术直播,在云端秀出高精尖术式
- 北京日报客户端|小雪养生:荤素搭配比例1:5
- 指挥部|衡水市关于做好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 青少年近视防控|全国首批 定州上榜!普惠定州全体中小学生!
- 冬季传染病防控|河北省卫健委:加强指导防控秋冬季学校传染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