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晨刊」补贴温和退坡 新能源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可期
日前 ,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简称“通知”) , 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 , 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
业内人士指出 , 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为10% , 补贴支出压力可控 , 可保障新能源汽车行业平稳发展 。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知称 , 受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影响 , 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4.0% 。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 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56.4% 。补贴支持政策延长 , 有利于对冲疫情影响、促进汽车市场消费、提高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
通知表示 , 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 , 原则上2020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 。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 , 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车辆 , 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 , 2021年-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 。
与2019年的财政补贴标准相比 , 2020年的续航里程门槛从250公里提高至300公里 , 补贴标准相较2019年减少了10% 。同时 , 2020年保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 , 适度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能耗、纯电动乘用车纯电续驶里程门槛 。2021年-2022年 , 原则上保持技术指标总体稳定 。
工信部培训中心汽车专家张翔向中国证券报采访人员表示 , 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现在还不够成熟 , 仍不能与燃油车直接竞争 , 未来仍然要加大力度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相比2018年、2019年 , 本次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幅度明显放缓 。
通知的一个特点是 , 设置了年度补贴200万辆的上限 。财政部在解读中表示 , 设置补贴规模上限是国际通行做法 。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累计销量超过20万辆的车企在一年内完成退坡后 , 消费者不再享受个税抵免优惠 。英国、德国以及美国加州设定补贴资金总规模上限 , 并采取先到先得制 。“参考国际经验 , 我国从2020年开始设定每年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上限约为200万辆 , 约占我国年度汽车销售总量的8% 。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效益将进一步提升 , 产品综合性价比将进一步提升 , 加上非补贴等政策的有效接力 , 产业可逐步向市场化发展平稳过渡 。”
张翔称 , 采取先到先得的鼓励方式 , 可以激励车企开足马力生产和销售新能源汽车 , “以2019年全国新能源汽车120万辆的销量成绩看 ,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销量难以达到200万辆 。所以 , 基本上今年仍然人人有份 。”
国信证券汽车分析师指出 , 温和的退坡幅度延长行业窗口休整期 , 意在扶持产业平稳过渡 。为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向高能量密度、长续航、低能耗的优质车型发展 , 近几年补贴加速退出 , 2019年40%-60%的退坡幅度给予产业链较大降本压力 , 但自发需求仍显不足 。经测算 , 2019年补贴金额降幅超过30% , 而2020年退坡10% , 补贴支出压力可控 , 保障行业平稳发展更为重要 。
设置“30万元”门槛
通知同时要求 ,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 。财政部表示 , 为避免补贴资金大量流向奢侈消费 , 综合考虑我国消费者购买力水平、产业发展等因素确定的 。
推荐阅读
- 惠民生|晋州市实施“惠民生 促消费”惠民补贴活动
- 铜都晨刊|“大脑”更高能、“手臂”更有力、“步伐”更坚定 看外资逆势加码上海的新变化
- 巢湖晨刊|我国外观设计专利年申请量达71.2万件
- 淮河晨刊|当冬奥遇到“双11” 不只是“买买买”
- 皖北晨刊|梁朝伟段奕宏对峙《猎狐行动》
- 就业|频发落户新规、住房补贴等 各地引人才实招不断
- 皖北晨刊|算法有温度,技术更暖心
- 取暖|沧州市区困难家庭取暖补贴提高啦
- 皖北晨刊|让更多人远离一次性消费文化
- 淮河晨刊|专家: 中国是全球经济恢复增长的“稳固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