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真相与误区|研究癌症60年,孙燕院士发出警告:千万别碰4样东西,那是自毁


说到防癌 , 孙燕是最有资格发言的了:“我从60岁就开始在各种场合宣讲‘防癌经验’了 , 一讲就是20多年……我最不希望患者非得到了中晚期才想到来找我 , 早采取措施 , 早从生活上的点点滴滴预防 , 不好吗?”
1959年他入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后 , 一直从事临床肿瘤等相关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 如今 , 孙燕院士已经90多岁了 , 但他仍旧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肿瘤防治做贡献 。
2010年 , 他在参加“第16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时就在媒体面前说:预防癌症 , 首先要做的就是远离四大致癌因素 。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研究癌症60年,孙燕院士发出警告:千万别碰4样东西,那是自毁
本文插图
一、四大致癌因素一定要远离
●吸烟
烟草燃烧产生的物质有很多是致癌物 , 因此国家也把烟草定为一级致癌物 。 虽然大家都知道吸烟会增加癌症的发病率 , 但很多人还是继续吸 。
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尼古丁 , 亚硝胺 , 苯等都是有害致癌物 。 Witschi H(维奇)在早前的以老鼠为模型的实验中发现 , 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中的物质能强烈并重复让老鼠患上肺部肿瘤 。 此外 , 王长利在200年的研究指出 , 经常吸烟或者是烟龄较长的人群其发生肺部恶性肿瘤的几率也会比对照组高得多 。
●环境污染
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所处环境好坏有着密切关系 , 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水源、食物以及日常使用的物件被污染 , 有些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 , 尤其是一些致癌物质 , 若不慎被这些致癌物质进入身体 , 很可能会诱发癌症 。
近几年“癌症村”的报道经常占据各大媒体的报道版面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团队的《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就指出癌症的高发病率和水源污染有着密切关系 , 这也敲响了环境污染的警钟 。
●生物致癌因素
生物致癌因素 , 主要是一些微生物入侵人体后引发的癌症 。 目前的研究表明 , 部分病毒或霉菌入侵人体后能诱发一些相关癌症 , 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人体后能诱发子宫颈癌 , 而且不同类型的乳头瘤病毒还能诱发其他癌症 , 比如舌头癌、肛门癌等 。
而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和肝癌的发病也有一定关系 。 黄曲霉素以及杂色曲霉素等都是能能引起肝癌的物质 , 这些物质通常由黄曲霉菌或杂色曲霉菌产生 。
●不良饮食习惯
规律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条件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指出 , 大约40%的癌症会和饮食习惯有关 。 而临床研究也发现 , 一些食管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患者往往都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 。
不良的饮食习惯主要有这些:喜欢进食温度很高的食物 , 高温的食物容易烫伤消化道 。 此外长期饮酒 , 经常食用腌制食物等都是可能诱发癌症的不良饮食习惯 。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研究癌症60年,孙燕院士发出警告:千万别碰4样东西,那是自毁
本文插图
二、孙燕院士总结的3条防癌经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研究癌症60年,孙燕院士发出警告:千万别碰4样东西,那是自毁】 ●不少肿瘤都是我们“自找”的 , 远离癌症 , 从回家吃晚饭做起
中国人喜欢在饭桌上谈事 , 越是成功人士 , 越是难得好好吃一顿饭 , 还有现在的上班族工作压力大 , 加班多 , 能回家吃饭的时候也越来越少 。 在外应酬 , 多是高糖多油的油腻食物 , 再加上饮食无规律 , 无节制后 , 是非常容易令自己的健康受损 , 从而诱发肠癌、肺癌和肝癌等疾病 。 因此 , 要想远离癌症 , 要从回家吃饭开始 。
●肥胖会为多种癌症埋下隐患 , 饿着要比撑着强
现在由于食物丰富 , 人们的饮食习惯变化很快 , 因此 , 肥胖的人也越来越多 。 很多人喜欢的高热量、高糖分和高脂肪的食物正正是癌症肿瘤所需要的 。 而肥胖引起的疾病很多会演变成慢性疾病和癌症 , 特别是前列腺癌、胰腺癌和乳腺癌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