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金圣叹为什么点评《水浒传》只到第七十回
_原题为 金圣叹为什么点评《水浒传》只到第七十回
关于明朝的灭亡 , 后人有很多的评论 。 而在明末清初 , 明朝的士大夫普遍认为对农民起义军的招安是明朝覆亡的一大祸根 。 而对明末招安误抚的反思及其舆论倾向直接影响到了《水浒传》 。
文章图片
崇祯十五年(1642) , 左懋第上《谨题为再陈息盗要着事》 , 直接说义军的反叛“始于《水浒传》” , 他认为以宋江等为梁山啸聚之徒 , 其中以破城劫狱为能事 , 以杀人放火为豪举 , 日日破城劫狱 , 杀人放火 , 而日日讲招安 , 以为玩弄将吏之口实 。 不但邪说乱世 , 以作贼为无伤 , 而如何聚众竖旗 , 如何破城劫狱 , 如何杀人放火 , 如何讲招安 , 明明开载 , 且预为逆贼策算矣 。 因此 , 他认为《水浒传》是一部“贼书” , 贻害人心 , 十分可恨!
由明入清的史家査继佐直接将明朝的灭亡与《水浒传》挂钩 , 称自《水浒传》出“贻祸者三而未已” , 他认为一则万历末年 , 徐鸿儒以郓城人创白莲教 , 巢于梁家楼 , 直欲亲见梁山泊故事……一则崇祯中流贼初起 , □为指名 , 亦辄如传中各立诨号 , 如托天王、一丈青等□勇出相 , 作梁山泊好汉 , 其为数十倍于天罡、地煞不止” 。
在此种思潮的促动下 , 金圣叹点评《水浒传》只有七十回 , 出现了腰斩《水浒传》的现象 。
文章图片
因为金圣叹称“招安”为“强盗之变计” , 这绝不可能是他一时心血来潮 , 或坐在书斋中想象的结果 , 必与同时的士大夫一样 , 直接来源于明末招安误抚的历史经验 。
金圣叹在该书中对招安的敏感与忌讳 。 他不仅伪托古本 , 反复强调招安部分乃罗贯中后续 , 非施耐庵本意 。
在金圣叹那个时代 , 他评改出版《水浒传》 , 一些不明就里且思想偏执的士大夫便指责他有意倡乱 。 金圣叹评改《水浒传》 , 期望借此“诛心”之法以弭盗于未然 , 想法毕竟过于天真 , 因为民众的接受不会只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 而是根据自己的现实体验有所选择的 。 此后民众叛乱行为仍不时发生 , 且不乏以梁山好汉为标榜者 , 这笔账自然又被算到了金圣叹的名下 。
文章图片
不过 , 这一点同情心虽为封建卫道者所张大 , 但并不能掩盖金圣叹反对农民起义的基本立场 。 直到清末西方民主与革命思想传入中土以后 , 此种立场才逐渐为学界所认同 , 尤其是经过胡适、鲁迅的阐发 , 一时几无异议 。 胡适说:“圣叹生在流贼遍天下的时代 , 眼见张献忠、李自成一班强盗流毒全国 , 故他觉得强盗是不能提倡的 , 是应该‘口诛笔伐’的……圣叹又亲见明末的流贼伪降官兵 , 后复叛去 , 遂不可收拾 。 所以他对于《宋史》侯蒙请赦宋江使讨方腊的事 , 大不满意 , 故极力驳他 , 说他‘一语有八失’ 。 所以他又极力表章那没有招安以后事的七十回本 。 其实这都是时代的影响” 。 鲁迅也说金圣叹“截去《水浒》的后小半 , 梦想有一个‘嵇叔夜’来杀尽宋江们” , 是“因为痛恨流寇的缘故” 。 这些虽仅泛泛而论 , 但已十分接近事实 。
【胡适|金圣叹为什么点评《水浒传》只到第七十回】但是 , 正如胡适所说 , 金圣叹“赏识《水浒传》的文学 , 但他误解了《水浒传》的用意 。 他不知道七十回本删去招安以后事正是格外反抗政府 , 他看错了” 。
推荐阅读
- 《开端》更新连占十条热搜,王萌萌为什么下车,你真的看懂了吗?
- 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 东西问|“年味中国”系列稿之四:为什么我们还在看春晚?
- 调解、相亲、恋爱指导……为什么情感类视频这么让人上头?
- 属于多代人的青春回忆节目快乐大本营,为什么会停播了?
- 为什么是白敬亭演《开端》?看完这档综艺你就知道了
- 闪光的乐队:《小白马》赢了可以理解,《下一个》为什么会输?
- 林志炫又输了,而且是连输三场,这是为什么呢
- 白敬亭光剑变装视频!为什么和我们期待的光剑变身是不一样的?
- 李靓蕾翻车?现在群众呼声都转向王力宏,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