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秦岭山区民众激发脱贫“内力”:为新生活“赋能”

“做豆腐跟过日子一样 , 只要有耐心 , 能吃得下苦 , 就会有所收获 。 ”站在自己的豆腐铺子里 , 杨传红一边忙着招呼顾客 , 一边熟练地为铁板上的香煎豆腐撒调料 。
人们常说 , 世上活路三行苦 , 行船打铁磨豆腐 。 但49岁的杨传红却靠着过硬的制作豆腐手艺 , 在将知天命的年纪 , 实现了生活的“逆袭” , 从一个贫困户变成了一个年收入十多万元的小老板 。
杨传红的老家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 , 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 , 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 杨传红是村里的贫困户 , 原先一直奔波于各个建筑工地打工谋生 , 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 , 柞水探寻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的契合点 , 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 , 通过发展特色小镇 , 让贫困民众搬进景区 , 同时进行培训帮扶 , 让贫困民众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增收脱贫 。
四处寻活打工的杨传红回到了家乡 , 并参加了当地举办的技能培训班 , 学得了制作豆腐的手艺 。 2019年 , 他在家附近的终南山寨景区开了家豆腐店 , 经营铁板豆腐和豆干等豆制品 , 当年底收入就达8万多元 。
“以前没什么技能 , 到处在工地打零工 , 一年到头也挣不上多少钱 。 有了这门手艺和景区的帮扶 , 日子不发愁了 。 ”杨传红说 , 自己十多年前盖的房子一直没钱装修 , 挣了钱后已经把房子装修好了 。
终南山寨景区副总经理霍国博告诉采访人员 , 景区的经营户里 , 有不少像杨传红这样的贫困户 , 此前并没有什么谋生技巧和经商经验 。 他们便成立了脱贫攻坚培训学校 , 对贫困户开展餐饮、文创、接待礼仪等技能培训 , 并让专业人员指导项目经营 。 “为了过上好日子 , 大家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都很高 。 ”
地处秦岭南麓的商洛市 , 所辖1区6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 是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 当地把技能培训、支持创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把“金钥匙” , 结合民众的技能需求 , 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进乡村活动 , 激发民众脱贫致富“内动力” , 为实现成功就业打牢基础 。
抹布和清洁剂怎么用?房间的清洁程序是什么?采访人员在商洛市山阳县高坝店镇富桥社区采访时 , 这里正在举办家政服务培训班 。 这场针对易地搬迁贫困户的培训课 , 吸引了近百人参加 , 培训教室里挤得满满的 , 不少人认真地记着笔记 。
高坝店镇党委书记杨浩告诉采访人员 , 富桥社区是易地扶贫搬迁点 , 类似的培训不需要交费 , 还能帮助民众拓宽就业渠道 , 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 。 对于脱贫民众来说 , 掌握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
“没想到干家务活还有这么多讲究和技巧 。 ”三年前搬来社区的王小霞告诉采访人员 , 培训老师讲得很细 , 几天培训令她学到了不少家政知识和技能 , “以前只能在家种地 , 搬到社区后就得想办法多学本事 , 心里才不会慌 。 ”
在富桥社区的电子设备加工厂里 , 牛小玲的工作台上堆放着耳机零件 , 她熟练地焊接耳机电源线 。 她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原来没有什么技能 , 社区的电子设备工厂建成后 , 她很快报名参加了社区的技能培训 , 现在每月在这里能赚1500元左右 , 熟练的同事收入可达两千多元 , 自己还需努力 。
据富桥社区服务人员介绍 , 搬迁政策让民众搬得出 , 但有了谋生技能才能稳得住、能致富 。 不少搬迁民众面对新的环境 , 思想上的变化都很大 , 都想方设法地多学技能提升自己 。
【秦岭|秦岭山区民众激发脱贫“内力”:为新生活“赋能”】“手里掌握了技能 , 只要能吃苦肯努力就不会受穷 , 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 ”王小霞说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