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状元郎|故事里的保定 | 末代状元郎刘春霖

公元1733年 , 雍正皇帝下令各省兴办书院 。 时任直隶总督的李卫见古莲花池“林泉幽邃、于士子读书为宜” , 便选址在这里建书院 , 并因地而名“莲池书院” 。 这是一所直隶省的高等学府 , 为清朝统治者培养了不少治世人才 。 就任于这里的院长都是当时的文儒大家 。 书院自建成之日起就备受帝王及总督的重视 , 仅乾隆皇帝一生就曾七次莅临古莲花池 , 其中四次是为了探望莲池书院的师生 , 并留下50多首诗文 。 这里曾培养出两名状元 , 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莲池书院培养出的天之骄子——末代状元刘春霖 。
末代状元郎|故事里的保定 | 末代状元郎刘春霖
文章图片

刘春霖出身贫苦世家 , 靠着自己的勤奋好学考入莲池书院 , 从师于吴汝纶先生 , 并以优异的成绩夺得状元 。 在日伪统治时期他曾三次拒绝与日本人合作 , 体现出了英勇不屈的民族气节 。
1935年3月 , “伪满洲国”总理郑孝胥派出使者带着溥仪的诏书 , 前往北平去请刘春霖出任“伪满洲国”的教育部长 。 刘春霖当即以“年事已高”一口回绝 。 于是他又带着上好的茶叶亲自拜访 , 请他同意就职 。 刘春霖怒斥他说“今非昔日之君 , 臣非昔日之臣 , 岂能随汝而毁我之誉 。 ”说完 , 不待郑孝胥说话 , 便把茶叶摔到郑孝胥手中 。 郑孝胥面红耳赤 , 只得讪讪的离开了 。
末代状元郎|故事里的保定 | 末代状元郎刘春霖
文章图片

刘春霖的书法堪称一绝 , 尤以楷书享誉京城 。 有个叫加藤的日本商人听闻“末代状元”刘春霖名头响亮 , 且书法精湛 , 便带着礼物来请他为自己的车行题牌匾 。 刘春霖当即拒绝 。 加藤不死心 , 第二天又带着四根金条来到刘府 , 请求说:只题四个字 , 一个字一根金条酬金 。 刘春霖扫都没扫一眼说道:“别说一个字一根金条 , 就是一个字一座金山我也不会写!”加藤只得灰溜溜的走了 。
1940年夏 , 刘春霖的留日同窗王揖唐请他出任北平市长 。 他刚到刘府 , 就让刘春霖猜出了来意 。 他将一杯茶泼在地上 , 痛斥王揖唐说:“我是决不会依附外国侵略者的 , 当汉奸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 请免开尊口 。 ”王揖唐碰了个钉子 , 只得告辞 。
但王揖唐并不就此罢休 。 他恼羞成怒 , 软的不行便来硬的 。 第二天 , 他派人抄了刘春霖的家 , 强行带走了刘春霖的全部家当 , 包括他收藏多年的珍贵藏品 。 最让人气愤的是 , 这个汉奸大员竟然不顾昔日同窗之谊 , 将古稀之年的刘春霖赶出家门 , 迫使他流落街头 。 重压之下 , 刘春霖依旧没有屈服 。 他愤愤地说:“宁作华丐 , 不当汉奸!”
末代状元郎|故事里的保定 | 末代状元郎刘春霖
文章图片

经此变故 , 刘春霖的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 。 1942年1月18日 , 刘春霖因心脏病突发 , 病逝于北京 , 享年70岁 。 社会民众敬佩这位铁骨铮铮、大义凛然的末代状元 , 为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 并制作了“义士状元”“中华脊梁”两块牌匾高悬于灵堂之上 。 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如刘春霖般的民族义士 , 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脊梁 , 点燃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之火 , 他们爱国的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敬仰!
末代状元郎|故事里的保定 | 末代状元郎刘春霖
文章图片

【末代状元郎|故事里的保定 | 末代状元郎刘春霖】

    推荐阅读